.
重慶:制度護航讓老舊小區改造提速
2021-07-09
26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一個直接的體現就是住房。老舊小區改造的對象往往是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區,它們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攔路石”。不管是從城市更新提升品質的發展需要考量,還是基于居民對改善住房條件的客觀需要看待,都迫切要求加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推進實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民生利好如何落地,考驗著地方政府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當此之時,重慶市出臺《管理辦法》,就是快速落實中央要求的具體行動,也是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及時雨”。事實上,在《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去年6月,重慶便推出了《重慶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全面部署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并就老舊小區改造范圍、改造內容等作出明確規定。但顯而易見,與《行動方案》相比,《管理辦法》的約束力和指導性更強,規范程度更高。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小步,城市更新和城市提升一大步。從《行動方案》到《管理辦法》,是重慶打出制度保障“組合拳”、加速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重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自2018年啟動試點,2019年向全市拓展,2020年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三年來,重慶已累計啟動1842個小區改造、面積約3374萬平方米。相關部門對改造社區的調查顯示,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總體評價很好和較好的超過95%。按照計劃,重慶將力爭到2022年全面實施全市1.02億平方米改造提升,著實令人期待。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營造宜居生活環境,讓老百姓生活更加舒適,增強大家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在這一過程中增加制度供給,無疑有利于精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讓老舊小區改造跑出“加速度”。同時,有利于規范與約束,防止老舊小區改造失焦、跑偏,杜絕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切實把老舊小區改造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