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轉讓應該如何操作?
公司轉讓具體包括:工商變更,銀行變更,稅務變更,有許可證的還需要進行許可證變更。
公司轉讓有哪些形式:
(一)股權轉讓概述
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于出讓方交付股權并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后,股東基于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于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并不當然等同于股權轉讓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所以,必須關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后的適當履行問題。
(二)股權轉讓的形式
1、普通轉讓與特殊轉讓
這是根據股權轉讓在《公司法》上有無規定而作的劃分。普通轉讓指《公司法》上規定的有償轉 公司轉讓[詳情]
2021/11/19
44
讓稅收監管有力度有溫度
由于財務人員的工作疏忽,導致企業因輕微違法行為被稅務機關處罰,類似的情形可能不少企業都遇到過。雖然處罰金額不多,但一次行政處罰對企業信用、貸款額度等方面都會產生不小影響。
日前,好消息傳來——稅務部門在稅務執法領域研究推廣“首違不罰”制度,對于首次發生稅務部門“首違不罰”事項清單中所列事項且危害后果輕微,在稅務機關發現前主動改正或在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內改正的,不予行政處罰。這一制度實施以來,不少企業因此受益。
這是一項從實際出發的制度創新。現實中,有不少輕微的稅務違法行為往往是由于企業不完全了解政策、存在疏忽遺忘等非主觀故意造成的,正如清單中所包括的——納稅人未按有關規定將其全部銀行賬號向稅務機關報送、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等。對此類行為進行引導、督促,適度地減、免處罰,讓納稅人知錯即改,既能減輕眼前的損失,也能防止其因這次違規而在未來蒙受更多損失。在法律規定的范圍里,設置“首違不罰”這種柔性執法制度,體現了稅務部門包容審慎的執法理念,有助于增進稅企互信。
有力度也有溫度的做法在稅務工作的其他領域也有不少體現。近年來,稅務部門大力推進失信聯合懲戒與守信聯 稅收,監管[詳情]
2021/7/7
47
殘疾人稅收優惠匯集
每年的11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近年來,殘疾人就業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一項重點工作。在助力殘疾人創業就業特別是扶持福利企業方面,稅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哪些稅收優惠政策扶殘助殘?本文進行匯集。 殘疾人稅收,殘疾人稅收優惠[詳情]
2021/6/1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