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充分發揮稅收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職能作用,國家稅務總局對現行有效的相關稅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務舉措進行梳理更新,形成新版《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并于1月15日對外發布。為方便納稅人更好了解政策、適用政策,為外貿外資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江蘇稅務將持續開展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系列專題宣傳,今天帶您了解綜合保稅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

【適用主體】
在符合條件完成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備案的綜合保稅區內,已按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的試點企業。
【政策內容】
試點企業自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生效之日起,適用下列稅收政策:
1.試點企業進口自用設備(包括機器設備、基建物資和辦公用品)時,暫免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以下簡稱進口稅收)。
上述暫免進口稅收按照該進口自用設備海關監管年限平均分攤到各個年度,每年年終對本年暫免的進口稅收按照當年內外銷比例進行劃分,對外銷比例部分執行試點企業所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稅收政策,對內銷比例部分比照執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以下簡稱區外)稅收政策補征稅款。
2.除進口自用設備外,購買的下列貨物適用保稅政策:
(1)從境外購買并進入試點區域的貨物;
(2)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試點區域除外)或海關保稅監管場所購買并進入試點區域的保稅貨物;
(3)從試點區域內非試點企業購買的保稅貨物;
(4)從試點區域內其他試點企業購買的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
3.銷售的下列貨物,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增值稅、消費稅:
(1)向境內區外銷售的貨物;
(2)向保稅區、不具備退稅功能的保稅監管場所銷售的貨物(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除外);
(3)向試點區域內其他試點企業銷售的貨物(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除外)。
試點企業銷售上述貨物中含有保稅貨物的,按照保稅貨物進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時的狀態向海關申報繳納進口稅收,并按照規定補繳緩稅利息。
4.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者海關保稅監管場所銷售的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繼續適用保稅政策。
5.銷售的下列貨物(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除外),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主管稅務機關憑海關提供的與之對應的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數據審核辦理試點企業申報的出口退(免)稅。
(1)離境出口的貨物;
(2)向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試點區域、保稅區除外)或海關保稅監管場所(不具備退稅功能的保稅監管場所除外)銷售的貨物;
(3)向試點區域內非試點企業銷售的貨物。
6.未經加工的保稅貨物離境出口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
7.除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外,試點企業適用區外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的法律、法規等現行規定。
8.區外銷售給試點企業的加工貿易貨物,繼續按現行稅收政策執行;銷售給試點企業的其他貨物(包括水、蒸汽、電力、燃氣)不再適用出口退稅政策,按照規定繳納增值稅、消費稅。
【適用條件】
1.綜合保稅區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實行備案管理。符合下列條件的綜合保稅區,由所在地省級稅務、財政部門和直屬海關將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實施方案(包括綜合保稅區名稱、企業申請需求、政策實施準備條件等情況)向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和海關總署備案后,可以開展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
一是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確有開展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需求。
二是所在地市(地)級人民政府牽頭建立了綜合保稅區行政管理機構、稅務、海關等部門協同推進試點的工作機制。
三是綜合保稅區主管稅務機關和海關建立了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聯系配合工作機制。
四是綜合保稅區主管稅務機關具備開展業務的工作條件,明確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納稅服務、稅收征管等相關工作。
2.綜合保稅區完成備案后,區內符合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登記管理有關規定的企業,可自愿向綜合保稅區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海關申請成為試點企業,并按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登記。
3.前期按照有關公告列明的昆山綜合保稅區等4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繼續開展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
【政策依據】
《財政部海關總署關于在綜合保稅區推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公告》(2019年第29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