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稅務局打電話,稅務稽查越來越嚴格,這難免讓會計覺得憂心。為什么會計人員會害怕稅務稽查呢?具體怕什么,又說不清楚。大概有以下三怕。
01
害怕稅務的處罰權
企業的會計賬,難免有些紕漏,甚至多少有些貓膩,會計人員往往會心虛,總擔心企業被稅務盯上,被稅務查到,被稅務處罰,自己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02
害怕自由裁量權
這就要說到我們的成文法,條款往往有個可變通的區間。對一個納稅事項做解釋的時候,稅務可以做出對企業相對有利的解釋,也可以做出對企業相對不利的解釋。這個時候會計人員害怕稅務把所有不利的解釋都攤到企業頭上,導致處罰結果偏重。
03
害怕日后的監督權
即便企業覺得自己有理,能夠分辨一二,可又害怕自己說多了會讓稅務稽查人員的面子過不去。試想,就算在某個納稅爭議中爭贏了,企業以后還要在這個地界上經營,多少會顧慮日后被穿小鞋。
因為有這三怕,所以會計人員對稅務尤其是稅務稽查往往有種敬而遠之的心態。
為什么就稅務稽查會查到你頭上呢?
從概率的角度推算,一個企業能被查到的概率并不高。被稅務稽查查到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01
總理倡導的隨機選案制度
國稅總局有各種各樣的選案機制,如果你的企業碰巧被抽到了,稅務稽查就會過來查你。現在企業非常多,稅務人力有限,抽樣不會太多,企業被隨機抽中的概率非常低。
02
國家需要對某個行業進行整治,恰好是你的企業所處的行業
如果國家一聲令下對某個具體行業來一通徹查,這種情況下要是碰到了,你得要認。行業風險屬于系統性風險,因為這不是針對你一家企業,是針對你所處的行業。
03
企業的納稅數據有悖于常規
企業納稅總額、稅負比率和業務規模不匹配,與同類型、同行業偏差較大,這都是有悖常規的。稅局這邊的風控如果分析出你的企業納稅數據異常,稅務稽查很可能就會查到你頭上。
比如:設備規模、用電、用水與營業收入不配比。如果設備多、用的水電多,而報表上的收入小,那稅局就會關注是否少確認收入。
04
企業行為不檢點,被舉報了
企業存在偷稅漏稅,被內部人員、競爭對手給舉報了。如果證據比較充分,稅務稽查自然要來查你。
05
企業納稅不規范
內部賬目做得不清不楚,報稅不及時,或者開票有問題,引起了稅務的警惕,這個時候機務稽查可能會過來查你。
有些企業存在私立明細賬戶的現象,盡管會計制度對部分明細賬戶的名稱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有部分明細賬戶是交由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來設立。而有些會計會利用這些私立的明細賬戶偷逃稅款。
比如:在應收或者應付款的會計科目下,設立一個明細賬戶,用來隱藏一些涉稅的收入。而稅務稽查人員會通過對資金流入流出的分析,發現這個賬戶的資金跟企業的經營范圍無關,從而被查出來。
這種做法通常會有一些顯著的特征,比如會出現一些意義不明的賬戶名稱,如管理費用的明細賬戶中竟然有一項“其他”,企業的一些資金出入、甚至往來款項都通過這個明細賬戶。不被稅務揪出來才怪。
還有一些“聰明”點的,會通過多個會計科目下的明細賬戶來做這件事,最后轉去一個少繳或免征稅款的科目逃稅,但最終還是會被發現的。
06
會計憑證不清晰,甚至填錯、不填
比如:將主營業務的產品銷售收入寫成了出售副產品、邊角料、加工收入、廢品收入等較少繳稅的項目。或者沒寫清楚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讓稅務稽查懷疑,這筆款項是否有偷漏稅款呢?
在實際工作當中,會有少部分支出無法獲得正規的發票,只能用收據等憑證入賬。這時候要保證證據鏈充足,生產了多少產品,會產生多少材料廢料,誰用什么價格服務回收這些廢料等等;生產過程中機器會出現多少次故障,由什么人花多少錢來修理,過程中耗費了多少零配件等等。清楚合理的證明憑證,就不用怕稅務來查。
07
分錄合并處理
會計分錄按照規定來說是不能合并的,但實際中確實會有會計為了簡化手續和減少工作量,對原始憑證匯總后再做分錄。但怎么做分錄也不能把關鍵的信息省掉來逃稅。
比如:賣掉原材料這個經濟活動,分錄上應該記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企業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
還有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而不能直接就:
借:銀行存款
貸:原材料
這就成了明目張膽的逃稅了。同樣的還有賣了產品然后買了機器,就直接借固定資產,貸產成品,這種稅務肯定也會查出來的!
08
公司員工人數、經營場地與報表的收入規模不符
有些企業人員多,場地大,而報表上只有少量收入,不符合業務邏輯。或人員少,銷售收入多,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行為。
09
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
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存在少確認收入,少交稅的可能。
10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金額大,長期掛賬
有可能是股東分紅不交稅,通過對其他應收款抽取公司資金。其他應付款金額大有可能是收入長期不入公戶,而公司各項成本費用開支在公戶里面,股東通過其他方式向公戶輸送資金,掛其他應付款。
11
平均人員工資較市場上低,不符合邏輯
有可能為了少交個人所得稅,將工資壓低在3500以下,稅局很可能關注了,特別是服務行業、高新技術行業等需要中高端人才的企業。
12
沒交印花稅、房產稅等小稅種
只要有經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印花稅。公司用的場地要么是自有的,要么是租的,那么都涉及到房產稅。特別是租用的房屋,稅局會關注是否簽合同,出租方是否交房產稅。
13
非經常性事項發生
如大額轉讓資產(包括廠房、土地、設備、對外投資等)、分紅、報廢資產、產生呢個大額壞賬等,這些如果沒有按規定交稅或稅務處理,會引起稅局關注。
14
年末余額造假
財會人員年末忙,就是年末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而且很重要,年末的余額也往往是偷逃稅發生的地方。
比如:(1)損益類賬戶年末應該要轉入本年利潤,卻沒有轉。
(2)債券類賬戶余額出現在貸方,且數額越來越大,是否是隱匿的收入呢?
(3)利潤恰好是整數,會不會是拼湊出來的呢?
(4)存貨類的數量與余額對不上,一邊是0另一邊卻不是0等。
年末余額中很可能隱藏著偷漏稅的線索,稅務稽查肯定會查到。
15
鐵公雞企業
即長期一分錢稅都不交,或交一點點稅,稅賦率遠低于同行業水平的,會引起稅局關注。
對稅務稽查,會計人員其實不需要過分擔心。稅務稽查過后,一般五年內稅務不會再來查你了。
對稅務稽查很多會計人員心都會提到嗓子眼上,生怕出什么事情。會計人員害怕是因為對稅務稽查的結果不可測,不知道會找出什么樣的問題。或許稅務稽查對企業和老板是一劫,對會計人員來說,未必全是不幸,我倒覺得稅務稽查能提高會計人員在企業里的地位。
企業也許真有見不得光的地方,經過稅務稽查,會計人員一方面經過了一種歷練,會對納稅風險把握得更準確;另一個方面你的老板可能會知道稅務有時候會動真格的,他會增強稅務風險的意識。如果你的老板有了稅務風險意識,稅務就會得到重視,會計工作也會得到相應的重視。說不定老板會對會計人員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