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辦學校稅收風險及評估檢查
2022-04-06
86
最近長沙醫學院一事比較火熱,也讓關于私立學校、民辦學校等稅收風險檢查進入大眾視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則民辦學校補稅檢查案件。
關于一條來自12366的舉報線索,讓W私立學校進入稅務人員視線。通過外圍尋證和實地核查,該校收取擇校費、藝體費等收入未申報、多列財務費用等問題浮出水面。該校的“癥狀”,其他學校是否同樣存在?稅務人員延伸核查,果然有了更多發現……近期,國家稅務總局興義市稅務局以一條舉報信息為線索,對W私立學校實施稅收核查,確認其存在少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問題。該局依法對該校作出補繳稅款337.07萬元,加收滯納金99.55萬元的處理決定。調查結束后,風控人員認為W學校存在的涉稅問題在行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延伸調查范圍,在當地民辦學校中開展了稅收核查與學校自查相結合的稅收風險核查工作,確認當地其他11家民辦學校不同程度存在少申報學費收入、少申報增值稅等涉稅問題。最終,11家民辦學校自查共補繳稅款、滯納金1613.32萬元。
01深挖線索,多項疑點浮現
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興義市稅務局風控部門接到一條由12366服務熱線轉來的舉報線索。舉報人在電話中反映稱,其女兒就讀于興義市W私立學校,入學時曾用現金繳納8000元擇校費,但W私立學校收款后,并沒有開具發票,只開具了一份收據,存在未依法繳稅嫌疑。為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民辦學校可享受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方面,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并按規定標準收取的學費、住宿費、課本費和考試報名費等收入,以及學校食堂提供餐飲服務取得的伙食費收入等均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方面,符合條件的民辦學校作為非營利組織,經稅務機關認定后,其所取得的捐贈和財政補助等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此外,學校自用的房產、土地,可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按照規定,民辦學校除上述之外的收入,包括贊助費、擇校費等,不享受稅費優惠政策。接到舉報線索后,興義市稅務局十分重視,迅速組織稅務人員對W私立學校近年收入等情況進行評估核查。W私立學校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500萬元,類型為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從事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學生教育等業務,在興義市屬規模較大、師資力量較強的知名民辦學校。稅務人員著重對2018年~2020年W私立學校有納稅義務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及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的繳納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和核查。他們發現,該校年收入金額、年納稅額等申報數據,均與當地同類型、同規模學校有較大差距,呈現出管理費用偏高、稅負偏低等疑點。同時,稅務人員還發現該校申報的增值稅收入均為免稅收入,并無舉報信息中所稱的擇校費等應稅收入的開票及申報信息。綜合各項涉稅信息數據分析結果,稅務人員認為,舉報人提供的線索信息有核查價值。W私立學校在收入申報和成本費用支出方面確實有涉稅疑點,于是決定對其實施稅收核查,并將增值稅應稅收入申報情況和企業所得稅成本費用列支情況作為檢查重點。
02廣采信息,發現收入差異
根據學校的運營特點和情況,稅務人員研討后決定,先從相關管理部門入手實施第三方調查,通過外調獲取涉案學校招生人數、收費標準等第三方數據,為核查W私立學校真實收入奠定基礎。稅務人員走訪興義市教育局,獲取了興義市民辦學校辦學規模確認表及W私立學校的在校學生人數,并到發展和改革部門取得了W私立學校的學費收費標準備案信息等數據。隨后,稅務人員通過互聯網登錄查閱了W私立學校外部網站、微信公眾號中發布的招生簡章等信息,獲取了W私立學校各年計劃招生人數、學費標準及優惠條件等信息。在對上述外部調查獲取的生源數目、收費標準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對W私立學校檢查年度內的學費收入情況進行測算后,稅務人員發現結果與該校申報收入存在較大差異,每年相差額度有近400萬元。學費測算收入與實際申報收入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學校真實收入和成本情況究竟如何?稅務人員決定對該校進行實地核查,通過現場審閱賬簿、實地驗看涉稅資料憑證等活動,進一步核實W私立學校收入情況。
03實地查證,鎖定涉稅問題
實地核查過程中,稅務人員從W私立學校教務處取得了學生信息名冊,從中隨機選擇了10名學生,對學生家長進行了電話詢問,了解到W私立學校除了開學時收取學費之外,還向部分學生收取5000元~20000元不等的擇校費。此外,對于藝術和體育生,學校還另外收取3000元~6000元不等的培訓費用。稅務人員在實地核查期間,發現該校食堂、學生宿舍等處均設有超市、書店、文具店和蛋糕店等經營場所,經詢問得知,這些經營場所均是學校出租給相關個人經營,學校定期收取租金。負責核查學校財務處的一路稅務人員在查看賬簿時也發現了問題:該校在檢查年度將收取的學生擇校費、藝體培訓費和經營場所租金等均列入免稅收入進行了納稅申報,存在增值稅免稅收入和應稅收入混淆,少繳納增值稅情形。他們還發現,該校在賬目中列支了較高的利息費用:2019年有266萬元,2020年則達432萬元。對此,學校會計解釋稱,這些費用是學校為了運營向一些個人融資后產生的利息,利息金額按借款合同分季度計提并計入成本賬目,目前還未支付給借資人。稅務人員當即表示,按照稅法規定,企業預提費用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扣除,因此該校的這些預提利息費用須依法進行所得稅納稅調整。此外,稅務人員查閱學校賬目時發現,校方對外租賃的文具店等經營場所,檢查期內并未依法繳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款。隨后,稅務人員約談了W私立學校法定代表人和財務負責人。稅務人員表示,學校在收入、費用核算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如果不嚴格核算制度、規范賬務和涉稅業務管理,學校經營將面臨巨大稅收風險。經過稅務人員稅法宣傳和輔導,W私立學校負責人承認,之前對財務管理和核算申報等工作重視不足,工作存在疏漏和失誤,會按照稅務人員指導,遵照稅收法規要求,認真自查整改并補繳相應稅款,今后一定規范管理,防范涉稅風險。針對W私立學校存在的涉稅問題,興義市稅務局依法下達了稅務事項通知書,限期該校自查整改。在稅務人員幫助下,W私立學校對2018年~2020年運營情況進行自查:將擇校費、藝體培訓費、經營地租金等納入增值稅應稅收入;自查確認少申報學費收入541.34萬元,并將未真實發生的利息費用進行納稅調整;確認校內經營性場所應補繳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3.04萬元。根據該校的核查和自查結果,興義市稅務局依法對W私立學校作出補繳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稅款337.07萬元,加收滯納金99.55萬元,共計436.62萬元的處理決定。W私立學校按期補繳了稅款和滯納金。 04延伸檢查,整頓行業秩序
案件查結后,興義市稅務局并未就此止步。該局稅收風控團隊認為,W私立學校的涉稅問題比較有代表性,當地其他民辦學校中很可能也不同程度存在類似問題。于是,稅務人員擴展核查分析范圍,從互聯網等途徑采集當地其他民辦校的招生等信息,結合征管系統中各民辦校申報數據和前期從教育等部門取得的各民辦校在校學生人數和學費收費標準等數據,建立了關聯數據綜合比對指標模型。利用指標模型進行定向分析和篩選后,發現當地11家學校不同程度地存在涉稅問題。隨后,興義市稅務局對11家民辦學校集中開展了稅收風險評估核查。經過風控人員核查和校方自查,確認當地11家民辦學校不同程度存在少報學費收入、少申報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涉稅問題。最終,11家民辦學校通過自查補繳稅款1428.63萬元、滯納金184.69萬元。根據此次稅收風險核查中各民辦學校暴露出的涉稅風險和管理問題,興義市稅務局風險管理人員制作了《教育行業風險管理指引及征管建議書》,總結當地教育行業存在的涉稅風險,就今后行業稅收管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并將其下發給各管理分局。此外,興義市稅務局與興義市教育局、發展和改革局洽商,進一步就完善涉稅信息共享機制達成了共識。各方明確,教育局等部門定期將各民辦學校在校學生人數、收費標準等信息傳遞至稅務部門。同時,教育局將財務管理、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涉稅業務指標納入各學校的年檢監管指標范圍,以此督促各學校規范財務管理、防范稅收風險。
05如何做好民辦學校稅收監管
稅案評析本案是一起較為典型的民辦學校混淆免稅收入與應稅收入、多列成本費用導致少繳稅款的涉稅違法案件。本案涉案學校出現的涉稅問題在行業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案的查處,不僅為民辦學校涉稅業務處理和稅收風險防范敲響了警鐘,也為稅務機關加強民辦學校稅收管理提供了經驗。本案核查過程中,稅務人員在對涉案學校實施實地核查之前,做了充足的查前準備:從教育局、發改委、學校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充分采集涉案學校涉稅信息,結合征管系統中的校方申報數據,進行了充分翔實的查前分析,發現了多處疑點。由于核查方向準確“錨定”,隨后開展的實地核查、取證、約談等工作因此進展順利,使涉案學校少繳稅款的問題得以迅速確認,案件得以順利查結。以案為鑒,針對本案反映出的涉案主體和行業的涉稅違法問題,為進一步強化民辦校稅收監管,防止稅收流失,稅務機關須加強以下工作。加強基礎管理,降低涉稅風險。稅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要求各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后報送入學花名冊(包含學生姓名、就讀班級、學費情況等信息),并采取抽查的方式核對其信息真實性,通過采集掌握“源頭”信息,為綜合分析校方申報真實性奠基。同時,應加大稅法宣傳和納稅輔導力度,幫助學校財務人員準確劃分應稅收入和免稅收入、正確歸集成本,提高校方核算和涉稅業務處理能力,以有效降低學校涉稅風險。強化部門協作,增強監管能力。稅務機關可與教育局、發改委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涉稅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轄區民辦學校涉稅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共享,以此充實預警分析模型數據信息,增強分析能力,增強民辦學校稅收預警監控能力。此外,教育管理部門可嘗試將稅務登記、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學校涉稅指標,納入學校的資質年檢指標范圍,如果學校存在涉稅違法問題,教育部門在年檢中可直接做扣分處理,通過部門間精誠協作,規范行業稅收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