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商標法立法目的的規定是什么?
2022-02-24
31
根據商標法第一條的規定,為了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制定本法。
解讀:
根據本條的規定,制定本法的目的,包括六個方面:
第一,加強商標管理。
商標是一種能將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加以區別的標志,它是一種智力成果,屬于知識產權范疇,需要由國家予以保護,以促進其健康發展。
同時,社會經濟生活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商標,需要由國家實施必要的管理,才能保障商標功能的正常發揮,以有效地發揮商標在現代經濟中的積極作用。
國家制定商標法,正是為了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國家的商標管理制度。因此,加強商標管理,是制定本法的重要立法目的之一。
第二,保護商標專用權。
所謂商標專用權,是指商標經依法核準注冊后,商標注冊人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依法支配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權利,包括排他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續展權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權利等。
加強商標管理,一個核心的內容就是要加強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因此,以法律的形式,采取民事、行政、刑事等手段保護商標專用權,是制定本法的重要目的之一。
第三,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
向社會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是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服務提供者依法承擔的社會義務。
商標是人們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人們知悉和認同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重要因素,也是消費者購買某一商品或者服務的重要條件,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標與其質量是直接聯系在一起的。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本條將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作為本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為此,本法第七條第二款還明確規定,商標使用人應當對其使用商標的商品質量負責。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商標管理,制止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第四,維護商標信譽。
商標不僅是生產、經營者的智力成果,也是取得人們信任的一個重要標識。
特別是使用時間較長、知名度較大的商標,其信譽度較高,人們對使用這種商標的商品或者服務有著較大的信任,更容易被購買和消費,生產、經營者就能夠更多地獲得利益。
為保護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本條將維護商標信譽作為本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第五,保障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的利益。
無論是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還是促使生產、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維護商標信譽,目的之一既是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也是維護生產、經營者的利益,使二者的利益依法得到平等的保護。
第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商標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充分發揮商標制度的作用,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因此,制定本法的根本目的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根本目的,體現在本法的所有條文和規范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