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差費用扣除所得稅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6-22
51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企業的差旅費如何在稅前扣除?什么是稅收前扣除標準?本文結合現行財稅法規,對其進行歸納整理。
公司稅前扣除差旅費用規定。
公司財務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
從2007年1月1日起,新的《企業財務通則》開始實施,但沒有明確規定差旅費的范圍和標準,只是對企業的費用支出原則上作了規定,企業不得自行承擔。新《刑法》第37條規定:企業實行費用歸口、分級管理和預算控制,建立必要的支出范圍、標準、報批制度。第46條:企業不得為下述人員承擔費用:
娛樂性,健身性,旅游性,宴會,購物,禮品性支出。
(二)為商業保險、證券、股票和收藏品購買保險。
(三)個人行為造成的罰款和賠償金。
(四)購買房屋和支付物業管理費用等。
㈡其他個人負擔的支出。
按照《企業財務通則》的規定,只要是合理的,不是個人負擔的差旅費,都可以在稅前扣除。
本章是關于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
自200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未對差旅費的支出范圍和標準作任何規定,第九十四條規定了建筑承包商的工程合同間接費用,并將第一百零四條列入差旅費用。
三是修訂了新《企業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會計科目和賬務處理》新條文也僅對管理費用中的差旅費和帳務處理作了規定,未明確規定差旅費的范圍和標準。
第四章《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在企業所得稅法中,有關費用支出的原則規定了差旅費用的范圍和標準,但沒有明確規定。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合理的收入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以及其他支出。
《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27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所稱支出,是指直接與收入取得有關的支出。第8條所稱合理支出,是指企業按照生產經營活動的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也可作為有關資產成本的必要支出。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合理的差旅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
另外,《企業所得稅法》頒布實施以來,尚未出臺專門針對相關費用支出的法規和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國稅發[2000]84號)的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辦法,第五十二條:納稅人因經營活動需要,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可以減免合理的差旅費、會議費、董事和監事會議費用,但必須提供證明資料,否則不得在稅前扣除。旅游證件應包括:旅行者的姓名,地點,時間,任務,付款憑證等。這種扣稅方法明確規定,差旅費可以作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同時還可以提供證明其真實性的合法憑證。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在目前國家還沒有關于差旅費用的具體規定的情況下,企業仍應按照國稅發[2000]84號文件的規定,在真實、合理、合法的條件下,對企業的差旅費用按比例列支,并在具體文件出臺后進行調整。
差旅費個人所得稅的核算。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通知財稅〔2005〕183號第二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按照國家稅法規定,應嚴格按照“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在崗期間或工作有關的其他所得”的政策口徑執行。薪金所得,除國家統一規定的減免稅項目外,均按章征稅,"但"津貼、補貼"在文件中提到,并不包括差旅津貼。按照《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的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就〈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發布通知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不屬于納稅人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收入,不適用征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