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企業清算環節涉稅分析
2021-05-24
43
一般而言,房地產企業進入尾盤清算環節后,可供稅務籌劃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但這不意味著,在此階段的稅務籌劃工作就顯得毫無疑義的。結合瀝嘔君多年來參與企業財稅咨詢工作的實際經驗來看,房地產企業若能在此階段進行必要的稅務安排的話,雖不能與項目早期介入稅務籌劃所帶來的收益相提并論,但可以肯定的說,房地產企業節省個幾千萬的稅款,還是不成問題的。
項目分期所帶來的稅收差異
就以土地增值稅清算為例。實踐中,如何對項目進行分期,事關房地產企業的最終稅負高低,很多人對此也是拿捏不準。各地稅務局針對項目分期所制定的標準不一而足,到底是以立項批復,還是以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是預售許可證等,來作為項目分期的標志呢?
公共配套的成本確認
公共配套設施對應的成本費用確立方面,是以項目占地面積,還是以建筑面積來進行分攤呢?若是以建筑面積來進行攤分,具體是以總建面,還是可售面積,或者是投影面積?還是參照某些企業的層高系數法?直接成本法?銷售收入法?不同的分攤標準,對應著迥然不同的稅收結果。
案例
某央企A公司進駐惠州從事產業地產開發,A公司的財務人員本身專業功底了得,在咨詢小組尚未進入項目之前,他們已經自行做了一輪稅負測算。該項目業態很豐富,有住宅,有產業,有公寓,還有配套的地下車位,等等。公司的財務人員基礎工作做得很扎實,每一業態產品的收入、成本、費用都列得非常細致,他們分門別類地算出各業態的稅負值,最后累加得出一個綜合稅負。瀝嘔君看完他們的稅負測算報告,直接告訴對方:惠州當地其實沒有分得這么細,只有二分法,即普通住宅與其他。也就是說,除了普通住宅以外的所有業態,包括酒店公寓商業等,可以整體合并打包清算,這樣自能帶來不錯的節稅效果。項目分期方面,參照廣東省土地增值稅清算規程的最新規定,一律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作為分期標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