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政策操作指南:月銷售額15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政策
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5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45萬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稅;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5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5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征增值稅。 減稅,貴州省[詳情]
2021/8/2
43
企業稅收依據是什么
㈠公需說。
也叫公共福利說。十七世紀初,以德國重商主義官方學派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一種稅收依據理論。本文認為,國家責任在于滿足公共需求,提高公共福利,而國家要盡其所能,必須具備各種必要的物質資料,這就產生了政府的公共需求,稅收就是滿足公共需求的物質條件。另外一方面,稅收存在的客觀依據是源于社會的公共需求,否則,稅收就不必存在了。提出提高公共福利作為稅收依據是一種較為進步的稅收理論。那時代表著資本主義初期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國家橫征暴斂,任意使用稅收權利的思潮。
㈡交換意見。 企業稅收,稅收依據[詳情]
2021/5/27
43
消費稅優惠
根據總局發布的最新減免稅代碼表,截止2020年6月,代碼表中列明的消費稅免稅優惠項目有16項。可以說,消費稅的優惠項目數量和其他稅種相比已經是非常少了,這16項優惠具體分類情況如下 發展優惠,體育優惠,節能環保優惠[詳情]
2021/8/26
20
從“被動減排”到“主動治污” 稅收紅利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作為綠色稅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保護稅法自2018年1月1日實施以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勵作用日益凸顯。看得見的政策紅利,使得越來越多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謀求綠色轉型,從“被動減排”走向“主動治污”。 [詳情]
2021/7/2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