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潤的形成對產業重組和轉移有什么意義
2022-09-13
39
產業重組一般有三種含義。 一是指通過并購(M&A)實現業務擴張或通過分立和資產剝離出售等方式。對企業的經營范圍及相關資產、資產控制方式進行調整(Restructuring);
產業重組一般有三種含義。 一是指通過并購(M&A)實現業務擴張或通過分立和資產剝離出售等方式。對企業的經營范圍及相關資產、資產控制方式進行調整(Restructuring);
二是指通過要約收購(Tender—offer)、股權回購(Share repurchase)、上市公司轉為非上市公司(Going private)及經理層收購(MBO)、職工持股計劃(ESOP)等方式導致股權重組;
三是指對發生債務危機的企業進行資本結構的重新確定(Recapitalization),如將有關債務種類進行調整并重新確定償債方式和融資方式, 也包括將一部分非擔保債務轉為股票。
由于經營范圍和相關資產的調整、資本結構的重新確定一般都是同股權重組聯系在一起的, 所以第二層意思通常是同第一層意思和第三層意思相互混用的。一般認為在某些產業發生集中的、大規模的資產重組與產業結構調整活動,即是產業重組。產業重組的原因大多是為實現經營協同,產業重組的途徑常常借助并購手段,產業重組的結果往往引發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發生很大變化,如集中度的提高、專業化程度提高、平均成本降低、產品差別化加大,也可能出現壟斷、價格上升等負面的結果。
現代產業重組的動因1998年以來的國際并購浪期帶有很強的跨國產業重組性質.被認為是戰略驅動型的。其動因與80年代的并購浪潮有顯著的不同。
(1)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國際經濟一體化使市場范圍從國內和區域擴大到全球.使競爭加劇,企業需要在更大的市場范圍內重新考慮自己的規模和市場占有率,通過重組來實現更大規模的經營是必然的選擇。國際經濟一體化也使得國際分工要重新“洗牌”,企業必須要重新確定自己的核心業務, 訝整市場定位,并在此基礎上重新配置資產。國際經濟一體化還促進了資本市場的一體化,使并購重組有了更加方便的資本工具,尤其是歐元的啟動和歐洲證券市場逐步一體化, 使得歐洲的企業在1999年的并購重組中紛紛以歐元報價。促使了沃達豐— — 曼內斯曼這樣的大型并購重組計劃出籠。
(2)管理進步的影響。
管理進步使企業管理出現“扁平化”,這為企業規模的成倍擴大提供了管理基礎。企業內部管理幅度和跨度的限制是制約企業規模的重要因素。企業太大.很容易出現官僚主義、人浮于事、反應遲鈍等問題70~80年代.我們聽到企業管理方面最多的名詞是“x非效率”“大企業病”等。但近些年來.企業管理已經發生了-靜悄悄的革命、其突出特點就是企業組織管理的“扁平化”、即內部管理跨度可以更小、幅度可以更大 這就使企業規模大幅度上升成為可能。“扁平化”革命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 使得內部管理特別是供銷管理和人事管理效率更高。
(3)科技進步的影響。
科技進步使生產效率更高、產量更大、促使更大規模生產的技術條件成熟。例如石油開采和煉制裝置可以比以前大得多,乙烯工程的最佳規模可 從30萬t上升到60萬t 而汽車生產線的效率比以前更高得多,最佳規模可以從300萬輛上升到600萬輛左右, 這些都為石化行業和汽車行業的并購重組提供 技術條件。?
相關資訊:
稅務管理有哪些?
請問稅務分類有哪些?
國家稅務局收的稅種有哪些?
稅務所的職能和業務是什么?
地方稅務局和國家稅務局有哪些不同??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