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差錯絕不是財務造假的擋箭牌
2022-04-01
31
一
【獐子島的造假利潤藏在哪里?】獐子島將造假利潤藏到了海產品的存貨中,也就是將本該計入利潤表的成本金額,計入了資產負債表的存貨中。當需要清空這些假存貨時,只要發一個公告,扇貝又跑了,存貨瞬間灰飛煙滅。相應,虛增的利潤通過存貨減值(非常損失),完成閉環實現賬目平衡,并且可以歸為天災。
撿了人民大會堂丟了天堂:關鍵是審計的總不能跳水里一個個數扇貝吧,早年中華多寶龜鱉丸那上市公司就這么干過。
lyb195910:獐子島扇貝跑了又跑就是為了清空利潤造假形成存貨,千真萬確。
Sir霍森布魯茨:扇貝:我承受了太多。
馬靖昊:獐子島一直在玩存貨的游戲,我認為,不但虛增了利潤,虛增了存貨,也套走了現金。
上市公司存貨虛增一般存在于那些存貨難以盤點、難以計價的農牧養殖業板塊,一是,將虛增的利潤藏匿在存貨中,企業虛增了利潤,自然得有假的資產來安放,農牧業存貨審計難以盤點,難以審證,自然存貨就成了最佳的安放處;二是,將套取的采購資金通過增加“存貨”而消化,套取的資金很難發現。然而,假的終歸是假的,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存貨規模會越來越“大”,就會使得存貨跟同行或者自己過去的差異越來越明顯,存貨異常的財務信號就會凸現出來。這時,搞假的這些企業必然想通過“洗大澡”的方式,一次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將虛假的存貨清洗干凈,這樣,貪污也好,造假也好,都化為無形了。因此,就會出現扇貝跑了、小豬餓死了……這樣的怪事。
二
相對于農業、養殖業,制造加工類企業財務造假的難度要大。原因有三:第一,此類企業上中下游所有的業務都要開具發票,不可能像中藥材原料,農戶不開發票,一筆糊涂賬。第二,此類企業的庫存也不像農產品、海產品,清點很困難,而且還可以因為大自然的原因報損減值。第三,此類企業利潤的擴張,需要有相應的產能擴張。因此,制造加工類企業造假,需要全方位造假,同時造假帶來的利潤,還要找到合適的地方去藏。
如何去發現端倪,還是從三個方面著手:第一,先和同行業對比,看看利潤指標特別是毛利率指標,是否有明顯異常。第二,再分析虛增的利潤而對應的“資產”藏到了哪里。為了將虛增的假收入、假利潤做平衡,總要找個地方藏污納垢,這個地方,就是“資產端”,可以是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比如康得新和康美藥業藏利潤的地方,在“資產端”的選擇是一致的,都是貨幣資金。第三,看企業經營的邏輯是否正常,比如賬上很多錢,還借了很多錢。比如康得新和康美藥業呈現出來就是賬上有大量現金,同時借著大量的有息債務,并且寧可每年還高額的利息,但就是不還錢。
可以說,僅僅從利潤和經營活動凈現金去看,不能明顯得出造假的結論。因此,必須仔細分析“資產端”中的資產質量,是不是含有大量“水分”,也就是說,是不是子虛烏有。
lyb195910:制造加工類企業財務核算時行業最復雜的,難度最大的,需要有更高執業判斷能力才能勝任,財務造假確實需要一定的功夫。
阿諾-周志東:不抓一波人坐牢是不行的!
三
【會計差錯絕不是財務造假的擋箭牌!】會計差錯與財務造假到底有什么區別?首先要從是否存在主觀故意上來分析,財務造假存在主觀故意,比如上市公司為了維持其上市地位或增發而虛增收入、利潤,確保凈資產不為負值,或者實控人挪用侵占上市公司資金,需要財務造假來掩蓋等;而會計差錯一般不存在主觀故意,比如財務人員采用了不適當的會計政策,自己對相關事實或信息理解存有疏忽等。另外,要再從造成的客觀后果上來分析,一般會計差錯對公眾投資者以及對社會的危害性較低,只需調整更正當期數據即可;而財務造假往往金額較大、性質嚴重,投資者基于謬之千里的財務報告去投資,可能由此形成巨大損失。
瘦瘦的貍:今天還在想這個問題,這錯也差得太遠了,馬老師分析到位

。
lyb195910:上市公司往往偷換概念,將主觀造假說成是會計差錯,來欺騙投資者。
不過,只要財務造假的預期收益(預期收益=虛假利潤×市盈率)遠大于其預期成本(預期成本=懲處成本×發現概率),財務造假就不會停止,因為世界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做的生意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