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特困人員救助
2022-03-29
67
1、什么是特困人員救助
特困人員救助是國家為了救助那些完全失去生活來源和依靠的貧困人口而制定的救助制度,政策實施依據是根據民政部發布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
對于我們殘疾人來說,有很多都沒有收入,沒有自理能力,所以說特困人員的救助很大一部分就是救助殘疾人的。符合條件的殘友們可以試著申請一下,爭取到更多的政策救助。
民政部發布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規定了三類人員,分別是“三無”城鄉老人,“三無”殘疾人,“三無”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
另外,以往的五保對象可以直接確定為特困人員。
2、什么是“三無”?
三無指的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撫養義務人或者其他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無勞動能力
無勞動能力是指高于(低于)法定勞動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上,16歲以下未成年人),或因殘、因病及其他原因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無生活來源
具體來講,無生活來源是指收入水平低于當地低保標準,并且財產符合當地特困人員規定。在核算收入的時候不包含城鄉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以及醫療保險等。
3、特困人員救助標準高于低保
特困人員救助包括了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兩個方面,其中基本生活的救助標準不低于當地低保的1.3倍。
所以說,如果能評上特困人員,得到的救助數量是高于低保水平的。
特困人員除了享受國家給予的資金救助,還能在扶貧、護理服務等各個方面享受照顧,審核通過的難度也比低保更難一些。
一旦納入特困人員,就不再享受低保待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