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未變更登記的法律風險
2022-03-11
371
A公司為民營企業,根據其公司章程,A公司董事長由大股東委派。B公司作為大股東委托甲擔任該公司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2017年甲因到退休年齡不再擔任A公司法定代表人,然而A公司并未在工商登記機關進行變更登記。2018年A公司因為沒有履行法院裁判文書確定的債務,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名單,甲作為法定代表人也被采取限制乘坐高鐵、飛機等高消費措施。甲向法院起訴,要求A公司判決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法院最終判決A公司按照章程任免董事長程序協助甲辦理免除董事長職務及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1. 法定代表人的職權
法定代表人是由法律或公司章程規定的、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依法代表公司對外進行民事活動,由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上述案例中,甲作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雖然已退休離開現任崗位,但并沒有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變更登記,其對外代表公司的依舊是甲,因此甲需承擔責任。
2. 法定代表人的責任
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法定代表人主要承擔以下責任。
(1)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濫用其法人地位,對公司及公司債權人利益造成損失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和連帶責任。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后,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2)行政責任。最高院關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2015)第三條第二款規定,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后,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實際控制人不得乘坐高鐵、飛機、進入高檔消費場所等行為。
(3)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主要是由于單位犯罪,因單位犯罪而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而獲罪。常見的單位犯罪主要包括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洗錢罪、偷稅罪、虛開增值銳專用發票罪、假冒注冊商標罪等。
1. 法定代表人變更,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根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應自變更協議或決定作出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應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經登記部門催辦仍未辦理變更登記的,將面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被吊銷營業執照。因此,公司在作出變更法定代表人后,要及時到企業登記管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
2. 對代簽實行登記備案管理。企業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從事活動,法定代表人簽字具有法律效力。但實踐中,法定代表人常常因工作調整或者出差,對于緊急事情無法及時簽字處理,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公司員工常常模仿法定代表人的簽名,實行代簽。代簽雖然能夠及時處理緊急事件,但卻存在無權代理的法律風險。法定代表人的行為代表法人的行為,其簽字即為法人的意思表示,代簽一旦造成損失,就需要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名譽上,都會對公司造成極大的影響。為了防止簽名被模仿,減少法律風險,可以實行電子印章制度,對特殊情形下必須實施代簽的,必須對代簽行為進行登記備案,防止沒有授權依據的冒簽。
3. 法定代表人變更未登記前,原法定代表人可及時登報或網上進行公開聲明,聲明不再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所有法定代表人的簽字以本人當面簽字為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定代表人印章或非本人當面簽署的簽字都為冒簽,本人不予認可其效力。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