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按照所得類型分為3大類,9小類。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分類所得,包括財產轉讓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經營所得單列。
按照納稅人性質劃分,可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
月盛財稅整理了個人所得稅最全的7張稅率表,幫助納稅人更好的計算個稅。
一、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
【解讀一】綜合所得,是指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稅。
【解讀二】綜合所得的范圍規定: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3)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解讀三】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人所得稅稅率二(經營所得適用)
【解讀一】經營所得,是指:
(1)個體工商戶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人來源于境內注冊的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生產、經營的所得;
(2)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3)個人對企業、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以及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
(4)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解讀二】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三(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
【解讀一】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183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繳納個稅。
【解讀二】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稅。
【解讀三】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解讀四】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后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
四、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
【解讀】在2021年12月31日前,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五、分類所得稅率
【解讀】
(1)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是指個人擁有債權、股權等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2)財產租賃所得,是指個人出租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3)財產轉讓所得,是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不動產、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4)偶然所得,是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而“預扣率”主要在個稅預扣預繳時發揮作用,可以細分為2張表格,分別是:
六、個人所得稅預扣率(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解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扣繳申報。
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本月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
他扣除后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余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
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七、個人所得稅預扣率(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
【解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按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1)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2)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3)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
(4)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月盛財稅提醒大家,適用“20%稅率”和適用“20%預扣率”是完全不同的稅目。
簡單來說: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20%稅率”。而綜合所得中的,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預扣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