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納稅籌劃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不少企業都紛紛加入到這個項目里面。畢竟這樣的合法項目所給予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那么影響納稅籌劃的因素有哪些?
納稅籌劃的六大考慮因素:
一、納稅人因素
影響稅收籌劃潛力的納稅人自身因素主要包括納稅人的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組織結構、涉及稅種的多少、納稅金額等。一般來講,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組織結構越復雜,業務范圍越廣,繳納的稅種越多,納稅的金額越大,則稅收籌劃的空間也就越廣闊,獲取節稅利益的潛力也就越大。
二、稅制因素
企業在利用稅制因素進行籌劃時要注意兩個原則:
1、合法與合理原則。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對納稅行為的巧妙安排。稅務籌劃不僅要符合稅法的規定,還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納稅人應正確理解稅收政策規定,貫徹稅收法律精神,在稅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稅務籌劃,否則,稅務籌劃會變成稅收違法。
2、動態性。從法制完善的角度來說,稅法是不斷補充完善和發展的,納稅人可利用的稅法漏洞會隨著稅收法律制度的完善越來越少。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說,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會引起宏觀政策導向的轉移,企業可用于稅務籌劃的稅收政策的著重點也會發生轉移,稅務籌劃要因時而異。
三、財務管理因素
企業利用這一因素進行稅務籌劃時,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及其它經營人員應具備法律、稅收、會計、財務、金融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統籌謀劃的能力,否則,即使有迫切的籌劃愿望也難有具體的行動方案。為此,企業管理人員應加強業務學習,積極主動了解各項經濟法規和經濟運行規則,提升自身素質,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同時,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應尋找稅務專家的意見,加強與中介專業機構的合作,提高技術含量,使籌劃方案更加合理和規范,以降低稅務籌劃的風險。
四、執法因素
企業在利用執法差異因素進行稅務籌劃時最重要的要求是有良好的交際溝通能力。首先是必須取得稅務管理人員對稅務籌劃方案的認可,即使是合法的籌劃方案也可能由于執法上的差異變成一紙空文。其次是合法、合理地爭取稅務部門作出有利于的企業的具體征收管理方式。比如說,即使企業發生了稅收違法行為,稅務部門會根據納稅人以往良好的納稅記錄按最低的處罰標準執行。再次,企業要有綜合協調溝通能力。不僅要和稅務部門溝通,還要加強與經濟管理部門的聯系。
五、企業籌劃目標因素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根據企業的經營發展預期作出的事前稅收安排,不同企業的稅務籌劃目標可能有所差異。企業稅務籌劃目標是判斷稅務籌劃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實行的是復合稅制,稅種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
六、國家層面因素
從政府角度來看,一是有人認為,鼓勵稅收籌劃會反向激勵納稅人競相偷逃稅款,不但助長偷逃稅歪風,而且容易在納稅人和稅收征管機關之間造成摩擦,因而不利于征管,減少國家稅收,使原本就緊張的財政收入雪上加霜;二是有人擔心,納稅人會曲解國家立法意圖,濫用稅收優惠條款會削弱稅收杠桿的宏觀調控力度,因此,政府并沒有制定相應條款鼓勵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