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公轉私合法
2022-08-16
64
第一種:發工資,綜合年薪小于6萬的可以直接發放,不存在個人所得稅,如果綜合年薪在6萬到72萬的,發工資也比分紅繳稅要少。
第二種:備用金,可以向公司申請一定的備用金,但是備用金,一定要在后期找到對應的發票去做報銷。
第三種:個人獨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的稅后利潤直接分配給個人,這是合法的。
第四種:公司向個人進行采購,個人有提供代開的發票,也可以入賬,也可以直接轉入個人。個人在稅務大廳申請發票,這種行為叫自然人代開,如果能找到有稅收洼地的園區,綜合稅負不超過3個點,相比高額的個稅,簡直小巫見大巫。
第五種:歸還個人借款,但是這個需要有對應的借款協議,和約定相應的借款利息。
第六種:支付個人的違約金或賠償金這個也需要有對應的協議或者相關的法律文書。
第七種:公司向個人租賃個人財產,簽訂對應的租賃協議,約定對應的費用可以直接支付給個人。
第八種:個人向公司借款,簽訂對應的借款協議,約定相應的利息。提醒一點,個人向公司借款一定要在年底歸還。
第九種:將個人財產轉給公司低于原則情況下邊免稅。
第十種:公司向個體工商戶進行采購,可以將錢直接轉入個體工商戶的私人卡,且個體工商戶可以提供發票,綜合稅負低于5%。
第十一種: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和但是這個需要按照勞務所得,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第十二種:就是股東分紅,股東分紅需要按照股東分紅去繳分紅稅20%。
【拓展資料】
一、“公轉私”對企業的主要影響。
對于企業而言,公轉私常常伴隨著偷、逃稅違法犯罪風險。公司為了偷、逃稅務,就會在開工資時虛列員工人數,然后將這部分工資薪金用以分攤高薪員工薪水或直接打給股東;另外,也有企業因為不想繳納增值稅,請付款方公司配合,將原本要匯到公司帳戶的貨款,改付到老板自己或指定的個人帳戶名下。類似這些“公轉私”造成的偷稅、逃稅甚至洗錢等犯罪行為,一旦被查,企業將會面臨巨額補稅懲罰。
二、個人股東以向公司借款的名義,將資金由公司帳戶轉匯到股東個人帳戶,達到真實的利潤分配目的不可行,個人股東股利分紅需依法繳納20%個人所得稅,直接“公轉私”屬故意逃稅行為。將面臨法律風險。
三、“公轉私”對個人有什么影響。
刑法上的責任。
如果公司股東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占公司的貨幣資金,且即使該公司是該股東的全資公司,亦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若將公司資金挪作他用,則可能構成挪用資金罪,嚴重的會被定罪入刑!
民事上的責任。
營業收入屬于公司的資產,若公司的組織形式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將引起公司與個人財產的混同,當遇到對外承擔責任的情形時,則極可能會導致無限偷稅、避稅等連帶責任,具有重大的法律風險。?
相關資訊:
稅務管理有哪些?
請問稅務分類有哪些?
國家稅務局收的稅種有哪些?
稅務所的職能和業務是什么?
地方稅務局和國家稅務局有哪些不同??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