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開增值稅發票與偷稅漏稅有什么區別
2022-07-15
98
虛開增值稅發票與偷稅漏稅事件認定犯罪標準和類型、事件客體、刑法責任有所不同。
1、事件認定犯罪標準和類型不同
納稅人偷稅漏稅有三種情形可認為犯罪。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虛開增值稅發票判定為犯罪的為選擇性罪名,可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發票罪”、“虛開用于抵扣稅款發票罪”。
2、事件客體不同
逃稅罪的客體是指逃稅行為侵犯了我國的稅收征收管理秩序。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
上;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較大的行為。
虛開增值稅發票認定為犯罪的侵犯客體是國家對增值稅專用發票。騙取稅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可以抵扣大量稅款,造成國家稅款的大量流失,嚴重地破壞了社會主義經濟秩序。
3、刑法責任不同
納稅人逃稅行為詳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對的規定如下: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虛開增值稅發票詳見《刑法》第二百零五條對的規定如下:
單位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本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虛開的稅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是指有為他人虛開、為自己虛開、讓他人為自己虛開、介紹他人虛開行為之一的。?
相關資訊:
稅務管理有哪些?
請問稅務分類有哪些?
國家稅務局收的稅種有哪些?
稅務所的職能和業務是什么?
地方稅務局和國家稅務局有哪些不同??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