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業外收支核算內容及企業所得稅處理是什么
2022-06-09
27
1.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主要包括:政府補助利得、確實無法支付而按規定程序經批準后轉作營業外收入的應付款項、捐贈利得、盤盈利得等。2.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報廢損失、罰沒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 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政府補助企業所得稅1. 政府補助要繳企業所得稅《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一條第一款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若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則一次性計入應稅收入。2、什么是不征稅收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512號,以下簡稱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經國務院批準,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1)企業能夠提供資金撥付文件,且文件中規定該資金的專項用途;(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3.政府補助企業所得稅調整企業在取得政府補助時,應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判定,該補助是否屬于不征稅收入。如果該補助屬于不征稅收入,根據實施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資產,其計算的折舊、攤銷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將符合財稅〔2011〕70號第一條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后,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六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發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如果該補助屬于應稅收入,企業收到政府補助時,應計入收入總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補助形成的資產對應的攤銷支出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二、關于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的企業所得稅收入確認問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 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應計入其他收入。對于“確實無法償付”的判斷,原則上企業作為當事人更了解債權人的實際情況,可以由企業判斷其應付款項是否確實無法償付。同時,稅務機關如有確鑿證據證明債權人已作資產損失、債權人(自然人)失蹤或死亡、債權人(法人)注銷或破產以及其他原因導致債權人債權消亡的,稅務機關可判定債務人確實無法償付。對于這部分確實無法償付的應付未付款項,應計入收入總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三、捐贈利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八)項所稱接受捐贈收入,是指企業接受的來自其他企業、組織或者個人無償給予的貨幣性資產、非貨幣性資產。接受捐贈收入,按照實際收到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企業接受捐贈收入金額,按照捐贈資產的公允價值確定。 四、盤盈利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九)項所稱其他收入,包括盤盈收入。 五、資產損失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應稅收入有關的資產損失,包括現金損失,存款損失,壞賬損失,貸款損失,股權投資損失,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盤虧、毀損、報廢、被盜損失,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損失以及其他損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資產損失資料留存備查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5號)的規定,企業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資產損失,僅需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不再報送資產損失相關資料。相關資料由企業留存備查。同時,企業應當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有關規定,完整保存資產損失相關資料,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 六、企業盤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財稅〔2009〕57 號) 第七條規定:“對企業盤虧的固定資產或存貨,以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或存貨的成本減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作為固定資產或存貨盤虧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上述規定,你公司發生盤虧的固定資產,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扣除金額按該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減除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確定。但你公司扣除盤虧損失,應按規定整理并留存相關資料備查。 七、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等(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罰金是指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屬于財產刑的一種。在中國刑法中是一種附加刑。例如:公司因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罰金。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罰款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例如:1. 公司因沒有按規定申報納稅被主管稅務機關罰款。2. 因以前月份少申報稅款,向稅務機關繳納的罰款及滯納金。3. 因消防設施維護不到位,受到消防大隊的處罰,交納罰款。4. 單位的司機因交通違章被交警罰款。5. 因違反有關規章制度被工商部門處罰。6. 辦理丟失增值稅發票掛失手續而產生的罰款。7. 其它因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支付的罰款等。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第十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一)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二)企業所得稅稅款; (三)稅收滯納金; (四)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五)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 (六)贊助支出;(七)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 (二)與生產經營相關經營性罰款:與生產經營相關,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納稅人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罰款。例如:1. 因未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貨款而支付的違約金。2. 因未按照要求履行合同而支付的罰款、賠償金。3. 企業支付給解除勞動合同職工的一次性補償支出。4. 其它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罰款等罰息借款人在規定的日期未還款造成的逾期而交納的罰金。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主席令第六十三號) 第八條 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綜上所述,我們應注意區分行政性罰款、罰金和經營性罰款的區別。行政罰款、罰金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違反了國家相關法律,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應做納稅調增處理;而例如合同違約金(包括銀行罰息)、賠償金、罰款和訴訟費等,只是不符合交易雙方經濟合同的約定,并且與生產經營相關,應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不需做納稅調整。(三)行政相對人交納的行政和解金,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 八、公益性捐贈的支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的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1.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和結轉扣除需要符合什么條件?需要同時符合兩個條件:(1)屬于公益性捐贈;(2)取得合法有效的捐贈票據。2.什么是公益性捐贈?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3.什么是公益性社會組織?公益性社會組織是指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贈扣除資格的社會組織,包括依法設立或登記并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群眾團體。公益性群眾團體,包括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不需進行社團登記的人民團體以及經國務院批準免予登記的社會團體,且按規定條件和程序已經取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4.企業所得稅對公益性捐贈票據有什么規定?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在接受捐贈時,應當按照行政管理級次分別使用由財政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監(印)制的公益事業捐贈票據,并加蓋本單位的印章。企業將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支出進行稅前扣除,應當留存相關票據備查。5.如何確定企業是否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進行的捐贈?為了方便企業查詢公益性社會組織名單,省級以上財政、稅務、民政部門應當及時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具備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名單公告。企業可以通過上述渠道查詢社會組織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及有效期。6.公益性捐贈資產的價值如何確認?(1)接受的貨幣性資產捐贈,以實際收到的金額確認捐贈額。(2)接受的非貨幣性資產捐贈,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捐贈額。捐贈方在向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贈時,應當提供注明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的證明;不能提供證明的,接受捐贈方不得向其開具捐贈票據。7.非貨幣性資產捐贈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應如何扣除?企業在非貨幣性資產捐贈過程中發生的運費、保險費、人工費用等相關支出,凡納入國家機關、公益性社會組織開具的公益捐贈票據記載的數額中的,作為公益性捐贈支出按照規定在稅前扣除;上述費用未納入公益性捐贈票據記載的數額中的,作為企業相關費用按照規定在稅前扣除。8.公益性股權捐贈在企業所得稅上如何處理?企業持有的其他企業的股權、上市公司股票等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實施的股權捐贈,應按規定視同轉讓股權,股權轉讓收入額以企業所捐贈股權取得時的歷史成本確定。企業實施股權捐贈后,以其股權歷史成本為依據確定捐贈額,并依此按照企業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在所得稅前予以扣除。公益性社會團體接受股權捐贈后,應按照捐贈企業提供的股權歷史成本開具捐贈票據。9.稅前扣除計算案例【例(遼寧稅務)】2019年3月,某企業將自產的20電視機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捐贈給了農村貧困學校。該批電視機單臺生產成本1000元,同期銷售價格為1200元,本年會計利潤100萬元。(增值稅稅率16%,不考慮其他因素)。
問:該業務在2019年度匯算清繳時,應該如何填報匯算申報表?
分析:對于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捐贈,可以享受年度利潤總額12%部分在稅前扣除,超過部分結轉扣除;對于自產貨捐贈業務同時又屬于視同銷售范圍。因此,此筆業務在年度匯算清繳時涉及的相關表單可能包括A102010、A105000、A105010、A105070等表單,具體處理和填報如下。
會計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 23840
貸:庫存商品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840
稅務處理:
(1)捐贈業務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1號對A105070《捐贈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填報說明進行了修訂。具體是:
8.第8行“本年”:填報納稅人本年度發生、本年稅前扣除、本年納稅調增以及結轉以后年度扣除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具體如下:(1)第1列“賬載金額”:填報計入本年損益的公益性捐贈支出金額。
(2)視同銷售業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