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會計和財務有什么區別?財政部為什么不叫會計部,而下屬卻有個會計司,為什么公司一般都有財務部而不是會計部?為什么前面是會計,后面升職叫財務經理而不是會計經理?
一、財務與會計的概念
當別人問我們學什么時,我們回答是“會計”,當別人問我們具體做什么時,我們回答是“財務”。細心點的人立即會接著問“財務”和“會計”不一樣嗎?對這個問題,我們很難再給出一個簡潔的答案?!柏攧铡卑皶嫛币只颉皶嫛卑柏攧铡?,學術界和實務界歷來都有不同看法,而且多年來沒有定論。
財務,指的是資金運動和資金運動的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系,主要是指財產和債務,也就是常說的資產和負債。會計,是將各種經濟業務統一為貨幣的計量單位,以記賬、算賬和報賬等程序反映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結果的過程。也就是說,財務指的是資金運作行為,而會計則是在對這種行為進行核算。
按照學科分類,“會計學”作為二級學科列在“管理學”之下,“財務管理”只是作為三級學科置于“會計學”之下。在大學,會計專業、審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一般都設置在“會計系(學院)”下。從這種架構看,似乎“會計”涵蓋了“財務”。
企事業單位都設有財務部(處、科),名字大同小異,但很少聽說有部門叫會計部(處、科)。財務部的基本職能一直是會計核算,隨著管理對財務要求提高,財務部在其他方面的職能也得到凸顯。職能擴大后財務部一般分設幾個平行的部門:會計核算部、財務管理部、資金管理部等等。從這個角度看,“財務”的概念大于“會計”。
二、財務與會計的職能
財會人的工作,主要是決策、計劃和控制,是對公司資金的管理、組織以及運用的工作職能。而會計人的工作為主要側重在監督以及核算,即對資金的來去的監督。就好比某公司準備投資某項目,擬定投資的計劃、確定投資收益的目標、組織購入的程序直至完成,這屬于財務人的管轄范圍;而這種購入的行為使得公司盈利還是虧損,資金的流向是如何的、其中有沒有作弊行為,這就是會計人的事兒。
從實務看,會計與財務的職能劃分、崗位設置是明晰的,有較為顯著的分水嶺。會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這也是人們對會計傳統的、一般的看法與認識。財務工作基于會計核算,通過對會計數據的分析、整理、鑒別得出相應的結論,為企業管理和制度改進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從崗位設置上,會計由以下崗位構成:出納崗、稅務崗、物流崗、明細賬崗、總賬崗、財務報表崗。財務一般由預算崗、財務分析崗、資金管理崗等構成。如TCL銷售規模大,財務設有專門的銷售與信用崗;華為研發規模大,財務設有研發項目崗。
傳統的會計工作在財務部的權重已大幅減少,會計崗人員比例也相應縮減,以用友、金蝶為代表的會計軟件普及和日趨完善,會計核算工作得到了解放。偏財務管理的財務工作在企業財務職能的價值和地位日趨重要。
當然,并不是說會計工作不重要,相反,基礎的會計工作是所有財務工作的金字塔底,是做好其他財務工作的前提和保證。
三、財務與會計的工作目標
提到財會工作,總有人會想到賬本、算賬等內容。但是這些工作內容往往是會計人的工作重心,卻并非是財務人的。會計人的工作目的和主要內容,就在這一本賬上,公司花了多少錢、花在了哪兒,賺了多少錢,賺的錢去了哪兒……對過去的一切的吹毛求疵的計算,就是會計人的工作內容,出入方面要能對得上,這就需要會計人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核算。所以如果你聽到自己做財會行業的朋友吐槽自己算賬算得老眼昏花,那他做的就是會計人的工作。
而財務人,就像是一個推手,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將公司的財富最大化,或者使其價值最大化。相對會計人來說,財務人的工作無法用一本賬本簡單說明,它更加靈活、更有相對性,要根據財務人的經驗、判斷和推論,來確定這樣的決定和選擇對公司來說是否是有價值的,對未來的各種評估和公司運作的安排、建議、計劃,都是財務人的工作范圍,所以說,財務人的工作更加有挑戰性,風險值也更高。
所以,會計人的工作目標是按照標準出具符合標準的數據,而財務人的工作目標是依據這些標準數據做出決策更好的輔助公司的管理。
四、財務與會計的工作標準
對于會計人來說,其主要工作是核算,而核算工作的主要準則就是如《會計法》、《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等,相對來說比較局限、一板一眼,一點點的出入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而對于財務人而言,準則更加寬松一些,只要在政策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考慮公司管理者的需求和各種實施的可能性,就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大展拳腳”。
所以相對來說,會計人是恪守準則的工作,而財務人則是在準則范圍內自己進行調整。財務工作相較顯得寬泛,崗位設置也因各公司的具體情況和著重點不同各有千秋。
五、財務與會計的發展方向
會計人如果始終在這個圈子里工作的話,可以往資金、稅務、核算等專業領域發展,如今正紅火的管理會計也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在國企方面更是響應號召率先納入、提拔管理會計人才,對會計人來說,CPA、CMA等證書都是不錯的保值、增值工具。
財務人的發展方向更加綜合,比如融資、風控、投資、預算、財務分析等發展方向,都是不錯的晉升軌跡,而相對來說,財務人的工作更加需要一些綜合類的證書如ACCA等作為自己晉升的敲門磚。
當然,無論是會計人還是財務人,最后升職的匯合點都在財務總監、CFO等職位上,這時就要看誰更有綜合實力的,反而不再會可以要求兩個領域的優勢,而是能將各個優勢旁支結合起來的綜合競爭力。
當然,無論是財務人還是會計人,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規模普通或偏小的公司的時候,其界定和工作職能是比較模糊,且彼此互相涉及的。但是在行業內說來,如果想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對這兩類崗位職能的認知還是要盡可能地清晰,才能更好確定自己的發展路線
六、財務與會計的未來
廈門大學會計系,南京大學智能財務研究院和中心新云財務云近期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及了財務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其實,這三個趨勢在目前的財務環境下已經有所體現,并且有著非常迅猛的發展勢頭,在未來,將會對財務的工作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1、自動化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42%的財務活動通過成熟的技術可以實現全自動化,還有19%可以實現近全自動化。而信息技術則正在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財務人員最為熟悉的自動化場景應該就是各個ERP模塊的集成,比如銷售和采購的業務數據,能夠自動同步到財務管理模塊,進行歸集。除此之外,不少企業的財務自動化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比如,通過掃描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發票審核和系統錄入,通過商旅系統與費用控制系統的對接來實現差旅費的一體化報銷。當員工提交出差申請,業務領導可以在線進行審批,然后員工就可以在商旅系統當中預訂機票和酒店,生成訂單自動同步到費用控制系統,員工報銷時只需要勾選相應的訂單,不用再進行貼票操作。公司會定期與航空公司和協議酒店進行對賬,統一開發票進行結算,并且結算的信息會自動同步到費用控制系統。這不僅可以節省了發票審核人員的大量時間,還可以對差旅費做到事中的控制和事前的預測,從而大大提高財務工作的效率。
2、智能化
人工智能已經不知不覺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倫敦證券交易所的 Willcock教授認為, “財務機器人日后將替代人類完成一些批量重復性的工作,使他們重新部署到更多需要人際交往的角色中去,或專注于更有意義的部分?!?/span>
從2017年德勤機器人“小勤人”的出現,就已經打開了財務智能化的大門。一項本來需要15分鐘才能夠完成開票流程,在機器人的幫助下只需要三分鐘便能夠搞定。而與此類似的,還有多種類型的機器人,可以讓財務日常繁瑣的工作實現智能化,對比傳統方式,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
此外,還有一些智能的發票審核系統,可以實現報銷業務真實性、內控規范性、票據合規性、金額和付款合理性的自動審核。完成以后,還會自動生成會計憑證,讓整個報銷的流程都變得極其智能。
3. 數字化
財務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在財務領域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重構財務組合和再造業務流程,提升財務數據質量和財務運營效率,更好地賦能財務、支持管理、輔助經營和支撐決策。
只要有經濟活動的產生,會計和財務就會存在,因為傳統會計的核算監督與現在財務的管理型職能,是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企業現代治理結構的組成部分,是陽光政府社會化監督的組成部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