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穩,市場活;小微興,百業旺。
作為“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今年5月開始,國家稅務總局與全國工商聯聯合開展2021年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推出三大類12項措施,幫助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專項行動中,稅務部門與工商聯搭建小微企業訴求聯動響應機制,截至6月中旬,36個省(區、市)收集到小微企業涉稅訴求2600余條;27個省(區、市)稅務部門建立涉稅異議事項協調機制;26個省(區、市)稅務部門組織召開座談會1439場,共收集小微企業涉稅涉費意見建議4740條,并逐一回復解決。
輔導先行
“掃一掃政策‘明白卡’上的二維碼,企業可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稅銀貸’申請指南等一目了然,這份政策宣傳輔導‘大禮包’讓我們小微企業感受到了稅務部門的貼心和用心。”云南香格里拉市宏鵬工程經營部負責人和亞強有感而發。
作為“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第一大類主題活動——“惠苗政策進萬家”,旨在全面精準實施面向小微企業的稅費政策宣傳輔導,創新方式方法,幫助小微企業懂政策、得實惠。
廣東、西藏、新疆等地稅務局聯合當地工商聯舉辦宣講會,對小微企業稅費優惠政策進行宣講。遼寧、山東、河南、重慶等地稅務部門從不同應用場景制作視頻、動漫等稅宣產品,生動解析小微企業相關稅費政策。在浙江,稅務部門制作的案例式政策指南幫助眾多小微企業了解如何方便快速享受優惠。
“稅務局的宣傳力度大,而且形式多樣,微信推送、電話輔導、上門答疑,連郵政快遞包裹上都有稅收優惠宣傳貼紙。今年在稅務干部的幫助下,我們享受到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第一季度稅負減輕73%,經營壓力明顯緩解。”深圳市遠景達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梁麗萍對稅務部門的工作贊不絕口。
“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再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光束(北京)戲劇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的財務負責人王超在登錄電子稅務局時,“政策速遞”模塊彈出多條小微企業優惠政策提醒。“政策直推,把稅收紅利推進了我口袋里。”王超驚喜地說。
信息化時代,有價值信息與冗余信息交織,如何實現稅費政策的“精準速遞”,避免信息過剩對納稅人繳費人造成干擾,一直是稅務部門致力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在今年的“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中,稅務部門在這方面下功夫、出實招。
例如,廈門市稅務局通過稅企征納互動平臺,將企業人員分為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辦稅繳費人和稅務代理人四類,根據政策內容進行分類推送,目前已向小微企業推送相關政策措施436萬戶次。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認為,“春雨潤苗”專項行動發揮了稅務部門和工商聯各自的比較優勢,能更精準地獲取小微企業信息,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助力小微企業茁壯成長。
服務為本
“現在到了旅游旺季,發票用量激增。原來到稅務局領票要跑100多公里,現在茶卡有了便民辦稅自助服務點,真是太方便了。”青海烏蘭縣茶卡家常菜館老板劉蘭玲說。
針對小微企業人員少、辦稅能力弱,容易發生無法及時享受政策紅利的現實情況,稅務部門在“助苗服務優體驗”活動中,通過拓展便利化辦稅渠道,科學統籌服務資源,簡化辦稅流程,拓展服務場景,著力提升小微企業獲得感,幫助小微企業會辦理、享紅利。
青島市稅務局面向全市招募包括小微企業辦稅人員在內的100名體驗師,為稅費服務“挑刺”,并開發小程序建立工作閉環,確保體驗師提交的意見“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攀枝花市稅務局專門招募小微企業稅費服務體驗師,體驗全市辦稅服務廳及“稅郵合作”便民辦稅延伸點服務,收集小微企業辦稅需求,及時進行優化調整。
作為稅費服務體驗師的一員,安徽旭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解韓日前再次來到太和縣稅務局的智慧辦稅服務廳進行體驗。“20多個常見業務操作視頻,隨點隨學,遇到難題還可以與后臺專家視頻交流,像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辦稅越來越方便了。”更讓解韓驚喜的是稅務部門對納稅人訴求的回應效率,“上次來體驗時,我咨詢了財產和行為稅合并申報問題;這次來,我發現相關解讀視頻已經上傳到智能輔導知識庫中了”。
截至6月中旬,36個省(區、市)稅務部門在辦稅服務廳均設置了體驗區,專人輔導小微企業操作;14個省(區、市)稅務部門組織開展輔導小微企業開票的線上線下體驗活動1900余場次;11個省(區、市)稅務部門招募5000余名小微企業稅費服務產品體驗師,組織開展互動體驗活動646場。
辦稅從“筆尖”到“指尖”,從“紙上”到“網上”再到“掌上”。各地稅務部門不斷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方式,擴大“一次不用跑”覆蓋面。天津、黑龍江、上海、重慶、寧夏等地稅務局開發上線地方稅務App推行掌上辦稅。多地稅務部門已實現電子發票網上申領,河北、內蒙古、湖南、海南等地稅務局為納稅信用良好的納稅人提供發票日常免費配送服務,吉林、山西、陜西、福建等地實現紙質發票全部免費寄送。
保駕護航
呵護小微企業茁壯成長,需要常態化、制度化機制為小微企業“保駕護航”,需要持續施策、優化服務,為小微企業“輸氧造血”。
各地稅務部門全面推行“自行判別、申報享受、資料留存備查”的稅費優惠享受方式。甘肅省稅務局利用大數據,自動識別不同市場主體,實現稅收優惠事項“自行申報、網上辦理、先行享受、后續監管”,小微企業等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無須提交材料、無須申請,就能“坐享”政策紅利。寧波市稅務局推出防疫版智能“引導式”申報系統,實現對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調整等優惠政策的自動分析填列,完善企業所得稅智能申報系統,實現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自動監控、自動計算、自動享受”。
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共同撐起“保護傘”。在四川,稅務部門與工商聯聯合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座談會30余場次,收集納稅人涉稅需求,并當場回應。在貴州,稅務部門依托稅企互動平臺建立“稅費訴求直通車”,由省局統籌,形成橫向聯動、縱向互動的訴求響應機制。在寧波,稅務部門聯合各級工商聯開展18場不同規模的政企懇談活動,邀請小微企業代表參會交流,解答企業涉稅難題。
大連市稅務局第三稅務分局和市工商聯共同舉辦銀行業和小微企業專場座談會上,3家企業現場簽訂了貸款協議,7家企業達成了進一步融資意向。“座談會讓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信貸產品,方便快捷的融資渠道讓公司擴大投資更有底氣。”大連德灃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彤俊對企業未來發展信心十足。
“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也得到各地工商聯負責人的肯定。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顧萬峰認為,“春雨潤苗”專項行動是助力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扎實舉措,進一步拓展了全省小微企業的成長空間。
湖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兆民坦言,在“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中,工商聯與稅務局聯合建立稅收信息共享清單、企業涉稅訴求收集反饋等協作機制,讓稅費政策紅利和便民服務舉措惠及小微企業,抓住了小微企業的核心訴求。
江西省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張新芝認為,工商聯將建立與稅務部門間的常態化溝通協調和聯動協作機制,加強訴求收集快速響應,呵護小微企業穩定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