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稅收依據是什么
㈠公需說。
也叫公共福利說。十七世紀初,以德國重商主義官方學派為代表的經濟學家提出了一種稅收依據理論。本文認為,國家責任在于滿足公共需求,提高公共福利,而國家要盡其所能,必須具備各種必要的物質資料,這就產生了政府的公共需求,稅收就是滿足公共需求的物質條件。另外一方面,稅收存在的客觀依據是源于社會的公共需求,否則,稅收就不必存在了。提出提高公共福利作為稅收依據是一種較為進步的稅收理論。那時代表著資本主義初期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國家橫征暴斂,任意使用稅收權利的思潮。
㈡交換意見。 企業稅收,稅收依據[詳情]
2021/5/27
43
中國稅務機關聯手全國工商聯扶助小微企業發展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作為產業鏈供應鏈的“毛細血管”和市場的“神經末梢”,對完善中國產業和市場體系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是就業的“大容納器”,他們提供了85%的城鎮就業崗位,相當程度上支撐了4.4億城鎮就業人員、近2.9億農民工就業。但因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小微企業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生產經營仍面臨不少困難。 助力小微發展,貴州省[詳情]
2021/8/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