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教育局、蘭州新區教體局、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 人社局、自然資源局、國資監管機構、金融辦、稅務局,蘭州新區相關部門,各高等學校、職業院校,有關企業:
現將《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各單位結合實際,統籌謀劃,形成合力,協同推進落實。
甘肅省教育廳
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甘肅省財政廳
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
甘肅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甘肅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
2023年11月29日
加快推進全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和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甘肅省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 系建設改革“三張清”》,以培育建設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重點 項目為牽引,加快推進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級統籌、自主建設、分類培育、擇優推薦”的原則, 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 以推動職普融通為關鍵,以科教融匯為新方向,充分發揮高等學 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各方資源優勢, 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 人才鏈等要素有機融合,實現職業教育資源與產業結構相匹配、 相適應,加快構建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新模式,更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 工作目標
到2023年底,統籌布局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堅持錯位發展、特色發展,構建省市互動、區域聯動、政行企校協同的發展新機制,有組織有計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樹標桿求突破。
到2025年底,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基 本完成,職業教育人才供需、產業匹配、政策環境等持續優化, 形成國家省市校四級縱向聯通、政行企校四方橫向融通的產教深 度融合發展新格局,更好滿足經濟社會對多樣化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銜接貫通人才培養體系
1.從2024年起,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招收的新生,均按3年學制培養。
2.從2024年起,將“2+3”中-高分段銜接貫通培養調整為 “3+2”中-高分段銜接貫通培養,前3年注冊中職學籍,后2年 注冊高職學籍,學生完成中職階段培養后,方可轉段進入高等職業院校學習。
3.從2024年起,試點開展高等職業院校托管中等職業學校, 實施“五年一貫制”貫通培養,該模式僅限于建立托管關系的學 校。按照市域聯合體或行業共同體原則,可由市域高等職業院校 托管區域內優質或達標中等職業學校,也可由行業背景相同或相 近的省屬或區域性高等職業院校托管優質或達標中等職業學校, 實施“五年一貫制”貫通培養,前3年注冊中職學籍,后2年注冊托管高等職業院校學籍。與高等職業院校共同建設的專業,所托管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辦學條件達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 養條件的,后2年專科層次培養可在所托管中等職業學校完成學業。
4.試點遴選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職業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 院校,依托相同或相近專業聯合開展“3+4”中-本分段銜接貫通 培養。前3年注冊中職學籍,后4年注冊本科院校學籍,學生完成中職階段培養后,經測試合格后方可轉段進入本科院校學習。
5.按照“校對校,專業對專業”的原則,由高等職業院校牽 頭聯合所托管中等職業學校申報“五年一貫制”貫通培養方案; 由職業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牽頭聯合優質中等職業學校申 報“3+4”中-本分段銜接貫通培養方案,經省教育廳審批同意后 方可實施。凡是納入銜接貫通人才培養的專業,必須由托管或轉 段的高等院校牽頭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制定銜接貫通人才培養 方案、構建銜接貫通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建立基于學業過程的淘汰機制,分專業制定轉段考核辦法,組織實施轉段工作。
6.實施“3+2”中-高職分段銜接貫通培養、“五年一貫制” 貫通培養、“3+4”中-本分段銜接貫通培養的招生計劃、銜接貫 通人才培養方案,每年須報省教育廳備案,技工院校需經省人社 廳審批同意并備案。實施“3+2”中-高職分段銜接貫通培養、“五 年一貫制”貫通培養的高等職業院校應于2027年起做好2年制專業設置備案工作。
7.加強中職學校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課程建設,開足開齊開好必修課程,按照規定選用國家統編教材。創新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由實施分段銜接貫通培養的相關高等院校牽頭一體化設置 思政課程體系,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全面融入銜接貫 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制定中職學生思想品德考核評價辦 法,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過程性考核評價,考核評價不合格的取 消轉段考試資格,嚴把銜接貫通培養的生源質量關,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8.保留中職對口升學考試招生、高職(專科)升本科考試招 生。從2024年起,修訂中職對口升學考試大綱,調整基礎課考試內容,優化中職對口升學考試專業分類。
(二)組建市域產教聯合體
依托省內國家級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開發區(園 區),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統 籌組建5個左右市域產教聯合體。支持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 學校、中等職業學校,聯合行業部門、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 共同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臺,大力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共建企業實踐中心、共性技術服務平臺。
(三)組建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聚焦全省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冶金有色、航空航天、文 化旅游、新材料、核產業、生物制藥、信息產業、裝備制造、中 醫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電子產業、石油化工、綠色環保(含綠色礦山)等14條重點產業,支持頭部企業、規模以上企業聯合有關高等學校,組建20個左右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立健 全實體化運行機制,有組織開發優質教學評價標準、專業核心課 程、實踐能力項目和教學裝備,培養行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
圍繞服務“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新格局,聚焦全省職業教育 “一園三群”發展新布局,打造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公共實踐中心 及黃河流域、河西走廊、隴東南等跨區域學校實踐中心,逐步形 成具有甘肅特色的“1+3+N”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模式,面向 職業學校學生、普通高校學生和未就業畢業生開展實習實訓,承 接政府、行業、企業的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產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服務。
(五)建設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
按照“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的建設原則,支持 職業院校聯合行業企業,立足區域產業、行業特色、院校優勢和 應用創新等方面,按照1個核心專業和不超過5個服務專業的建 設要求,研制對接產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系統設計專業 核心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開發類型多樣的優質數字化教學資 源,建立資源審核、安全保障機制,擴大應用推廣覆蓋面。構建 校省國家三級中職、高職、本科一體化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學習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流程學習服務。
(六)建設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
按照“省級推薦、平臺監測、年度考核、動態管理”的工作 程序,以國家職業院校數字校園為牽引,聚焦差異化教、個性化 學、精準化管、智能化評、虛擬化研等現實需要,加大智慧校園、 智慧教室、虛擬仿真實訓中心、智慧圖書館等建設力度,對接“全 國職業教育智慧大腦院校中臺”,儲備接入智慧職教平臺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七)建設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按照“國家培育、省級認定、自主開展”的方式建設,高質 量完成智慧氣象技術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9個國家級 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建設任務,重點建好 物聯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20個省級職業教育示范性虛擬仿真 實訓基地培育項目,鼓勵職業學校聯合企業有序建設虛擬仿真實 訓基地,推動虛擬仿真資源接入國家或省級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 臺,積極面向社會開展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科普、競賽等服務,擴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影響力。
(八)建設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
根據教育部職業教育一流核心課程建設要求,優先在先進制 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新材料等領域,重點建設課程設 計和教學內容貼近企業生產實際,融入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 新標準的一流核心課程。擇優推薦已入選的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 品課程建設線上一流核心課程。持續開展職業教育省級在線精品課程認定工作,擇優推薦申報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
(九)推薦認定職業教育優質教材
根據教育部職業教育優質教材建設計劃,在我省入選首批 “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范圍內,重點推薦產教融合特 征明顯的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教材,兼顧中職、高職專科、職教本 科等不同層次教育,支持職業教育新形態、數字化教材的建設與推廣。
(十)實施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
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依 托百億園區搭建12個省級共性技術服務平臺,發揮20個省級生 產性實訓基地作用,推動產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建設一 批校企合作典型生產實踐項目,引入企業真實課題和項目,校企 共同開發實施實踐項目,促進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應用知 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推動校企協同育人。
(十一)推進職業教育標準資源裝備“走出去”
立足冶金有色、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煤炭能源等傳統優勢 產業,支持職業學校與“走出去”企業深度合作,深入實施職業 教育國際合作運營項目,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標 準、教學資源、教學裝備。支持培黎職業學院國際交流合作,持 續辦好中新職業教育論壇,參與“一帶一路”職教聯盟合作事項, 推進“培黎工坊”建設。鼓勵有對外合作辦學基礎的職業院校聯合“走出去”企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院校共同開發建設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資源、裝備。
(十二)打造具有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
支持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培黎職業學院、甘 肅衛生職業學院等院校,進一步拓展并實施好職業教育國際合作 辦學項目,鼓勵有對外合作辦學基礎的職業院校繼續擴大來華留 學生和培訓規模,培養適應國際化教學需要的職教師資,培養服 務中國企業海外發展的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整體提升職業學校國際化水平。
四 、政策支持
( 一)金融方面
1.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前提下,支持職業學校利用 經營收入與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合作,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流向職業教育,用于改善辦學條件。
2.鼓勵和引導保險機構開發產教融合相關保險產品,服務校 企合作科研成果轉化、設備研發制造等技術研發工作,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3.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教融合型企業上市融資。
4.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資本市場進行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加大實習實訓基地等校企合作項目投資。
5.鼓勵保險機構針對學生實習崗位類型,優化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險,針對現場工程師、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等探索開發專門種類的保險產品。
6.鼓勵銀行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性”原則支持產教融合項目和產教融合型企業發展。
(二)經費項目方面
7.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有計劃支持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對建成并認定為國家級項目的給予傾斜支持。
8.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等支持范圍。
9.可以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對非營利性民辦職業學校給予適當補助。
10.納入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范圍的試點企業,興辦職 業教育的投資符合《財政部關于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 通知》(財稅〔2019〕46號)規定的,可按投資額30%的比例, 抵免該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當年應繳教育 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不足抵免的,未抵免部分可在以后年度繼續抵免。
11.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繼續加大支持中職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建設項目。
(三)土地方面
12.企業投資或與政府合作建設職業院校、高等學校的建設 用地,按教育用地管理,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通過劃撥方式供地,鼓勵企業自愿以出讓、租賃方式取得土地。探索采取長期租賃、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方式供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現代職業教育 體系建設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 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 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作為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 強系統謀劃、統籌協調,推進項目任務有序實施。鼓勵支持技工 學校、技師學院聯合職業學校、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二)強化協同推進。充分發揮省級職業教育部門聯席會議 制度作用,省教育廳牽頭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會商的溝 通交流機制,協同推進重點項目、重點任務。各市州教育行政部 門、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要積極協調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企 業、產業園區等各方的支持與配合,會同各方參建單位整合資源 要素,開展自主建設。省教育廳負責對11項重點任務進行省級認定工作,認定結果抄送聯發部門。
(三)加強動態監測。省教育廳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改革重點任務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擇優推薦;定期通過教育 部管理平臺對各地各校重點任務建設情況采集數據。各地各校重 點任務建設情況將作為遴選省級“雙高計劃”和“雙優計劃”建 設以及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分配、年度績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