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醫政醫管局負責同志和有關專家出席,介紹分秒必爭,抓實抓細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一起來看!
提高應對處置能力,發現一起、撲滅一起
近幾日,我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繼續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傳播尚未完全阻斷,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要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進一步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提高應對處置能力。要提升監測預警靈敏性,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及時阻斷傳播。要嚴格落實健康監測,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等日常防控措施,嚴防人群聚集帶來疫情擴散。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防控工作落實到點位和人員,重點場所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重點人員嚴格做到閉環管理。要繼續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盡快全程接種疫苗、盡快完成加強針接種。
當前我國最新疫情形勢如何?
近期,全國疫情整體繼續呈現下降態勢。5月5日以來,全國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5月12日,全國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當前,上海市疫情整體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數呈現穩定下降趨勢。吉林省疫情處于掃尾階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數量有所減少,但仍有未處于管控狀態的感染者報告,社區傳播風險尚未完全阻斷。四川廣安市的疫情尚在發展中,需要從速進行流調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蘇、浙江、江西、遼寧等地疫情漸趨平穩,仍需努力盡快清零。
奧密克戎感染者癥狀較輕,是否沒有必要接種疫苗?患有腫瘤、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基礎疾病等人群有必要接種疫苗和加強針嗎?
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隱匿,病毒感染的風險在不斷地加大。對于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帶來重癥和死亡的風險是依然存在的。目前開展的一系列相關研究顯示,現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對于減少重癥和死亡的作用是明確的、顯著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病毒一直在變異,現在采取的全程接種,打加強針這樣的全球共識的免疫策略沒有改變的原因。
對于一些高危人群,有三個危險因素:一是年齡因素;二是未接種疫苗因素;三是有基礎性疾病的因素。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重癥和死亡率會更高一些。如果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一個是發生新冠肺炎癥狀更嚴重,二是新冠病毒會使原有的基礎性疾病的合并癥更加嚴重,發生率也更高。所以,對于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更應該全程接種疫苗,打完加強針,這樣把他們患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降到最低。
從目前老年人感染奧密克戎的情況看,不打疫苗和打兩針、三針疫苗的保護作用有什么區別?
從目前我國有奧密克戎流行的地區,尤其是廣泛、嚴重流行的地區監測和評估結果可以看到,未接種疫苗和接種兩劑次、接種三劑次之間的保護作用差別非常明顯,而且接種兩劑次和接種三劑次對于預防重癥和死亡作用也有明顯差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抗體水平變化情況;二是涉及發病率、重癥率、病死率的差別。
根據香港衛生署5月5日公布的信息,在香港未接種疫苗的70-79歲的老年人中的病死率是5.55%,接種兩劑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59%,接種三劑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16%。也就是說,未接種疫苗70-79歲老年人病死率分別是接種兩劑次、三劑次該年齡人群的9倍和34倍。
奧密克戎流行期間,有關專家對吉林市作了研究,結果已經公布。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未接種疫苗和僅接種一劑次滅活疫苗者重癥的發生率是接種兩次、接種三次疫苗者重癥發生率20倍以上。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到,全程接種疫苗,接種加強針對于重癥和死亡預防的保護效果會更好。
面對當前的疫情形勢,基層應該如何在社區防控中做到“四早”來盡快阻斷疫情傳播?
要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采取黨建引領、三級包保、“五包一”等工作機制,壓實四方責任,構建群防群控局面。一是要充分發揮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作用,對重點人群、重點行業人員進行摸排,做到人員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屬地單位要做好愛國衛生運動的健康宣教,提高民眾健康素養和傳染病防護知識。同時也要加強疫苗接種宣傳,開展便捷的接種服務,提高接種率;三是要合理設置核酸檢測點,在城市設置15分鐘的核酸采樣圈;四是要發揮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門診、藥店等探頭哨點作用,形成多點預警,對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及時處置,從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在組織大規模核酸檢測時應該注意什么?
在大規模核酸檢測組織管理方面有四點要注意:
一是要做好工作預案和組織管理。要求各地提前做好工作預案,明確組織架構,理順從“采樣-轉運-檢測-結果回報”全鏈條的工作流程。對轄區內各個街道、社區、小區的實際人口情況做到本底清晰,到底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里,根據街道、社區甚至樓宇來設立好采樣點。同時為做到高效轉運,需要統籌檢測機構布局和檢測能力等,利用信息化系統很快把檢測結果回報給公眾。做好工作預案非常重要,一旦疫情需要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的時候,能夠迅速地啟動預案,各部門協調配合,做好“采、送、檢、報”全流程工作來提高效率。
二是采樣點的設置非常關鍵,要求優化采樣點的設置布局。采樣點的布局要綜合人口數量、地理交通以及核酸檢測機構的布局,可以參考每2000-3000人來設置一個采樣點,每600-800人設置一個采樣臺。此外,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采樣,原則上以小區為單位設置采樣點?,F在這個季節通風較好,天氣適宜,優先考慮室外的采樣點,也可以選擇體育場館、學校操場等。
三是要加強采樣現場的組織管理。要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規劃好進出路線,保證所有的采樣人員是單向流動,而且要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為了避免人員聚集,要求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分時段的預約,避免老百姓排隊時間過長或者是人員過于集中,縮短排隊時間,減少大家在短時間內聚集。同時,要求現場配備工作人員、志愿者來加強采樣秩序維護,并指導公眾做好個人防護以及信息采集。對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婦、孩子,要求設立“綠色通道”,同時增強人性化的關懷。
四是社會公眾要給予積極配合。做好現場采樣工作離不開公眾的積極配合。參加核酸檢測的公眾要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離,自覺服從現場工作人員指引,在采樣過程中不要觸碰采樣臺及采樣臺上任何物品,采樣結束后盡快戴上口罩,迅速離開現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