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作為國內唯一集冶金信息、標準化服務、媒體宣傳以及綜合咨詢于一體的專業化科研單位,致力于成為政府、行業和企業最可信賴的權威咨詢機構。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在積極響應落實國家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邀請部分專家對當前鋼鐵產業政策、市場形勢、行業熱點、標準化工作等方面進行總結分析并編撰成文,以饗讀者。目前以“專家觀點”為專題已陸續發表文章幾十篇。
進出口稅收新政正式實施
鋼鐵市場迎來新局面
信息所所長助理 楊梅梅
4月28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將對合金鋼粉末、冷軋非卷板、不銹鋼、鋼絲、合金鋼及不銹鋼條桿、鋼管及管件等146類鋼鐵產品取消出口退稅,具體執行時間以出口貨物報關單上注明的出口日期界定;保留了23個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主的鋼鐵產品稅號,主要包括冷軋合金鋼板、冷軋普通中厚寬鋼帶、冷軋薄寬鋼帶、電鍍鋅板、熱鍍鋅板、鍍錫板、鍍鋁鋅板、電工鋼等。同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調整部分鋼鐵產品關稅。對生鐵、粗鋼、再生鋼鐵原料、鉻鐵等產品實行零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生鐵、鉻鐵進口關稅由1%降為0;直接還原鐵、海綿鐵、再生鋼鐵原料、非合金鋼錠、鋼坯及半制成品、不銹鋼鋼坯及半制成品進口關稅由2%降為0;對硅鐵、鉻鐵(碳含量≥4%)、高純生鐵產品分別實行25%出口稅率、20%出口暫定稅率、15%出口暫定稅率,分別上調5個百分點。
我國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原材料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并有力地支撐了國內鋼材消費需求增長,為國民經濟發展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經過2020年的疫情洗禮,中國鋼鐵以更加穩健、更加健康的姿態,開啟了“十四五”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并將持續引領全球鋼鐵產業向好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在全國壓縮粗鋼產量和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國家調整了部分鋼鐵及相關產品進出口稅收政策,凸顯了國家政策導向,對抑制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提升原料資源保障能力,緩解國內鋼材短期供需矛盾、促進鋼材市場平穩運行,支撐國內鋼鐵行業減量運行、推動鋼鐵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然,短期內也會對鋼鐵出口產生不利影響,如減弱中國鋼鐵國際市場競爭力,沖擊國內鋼鐵市場,導致鋼材價格下跌等,但影響一定是暫時的、階段性的,長遠看,必將提高中國鋼鐵國際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
一、抑制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提升原料資源保障能力
2020年4月份以來,隨著國內鋼材市場穩步復蘇,鐵礦石價格持續上漲,今年春節過后,全球鋼鐵市場進入全面復蘇階段,持續分流鐵礦石供應,進一步推動鐵礦石價格上漲,廢鋼價格也隨之同步上行。一般鋼材產品在出口退稅政策支撐下獲利,對鐵礦石進口及價格形成隱形托市作用。本次進出口稅收政策調整,有助于鐵素及合金資源進口提升,并成為我國鋼鐵行業短期內供應短缺的有益補充,將對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將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此外,受國內環保限產和礦產資源稟賦條件影響,以及RCEP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在成本和資源競爭力更強的地區,鋼鐵相關投資步伐將加快,屆時將有更多的鋼鐵相關初級產品回流國內,提升原料資源保障能力,并倒逼和支撐中國鋼鐵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推動中國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緩解國內鋼材短期供需矛盾,促進鋼材市場平穩運行
今年春節過后,鋼鐵市場迎來供需兩旺新氣象,鋼鐵產量大幅提升,鋼材價格大幅上漲。然而,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并沒有帶來利潤空間持續放大,相反卻推動了原料端鐵礦石價格屢創新高,原料成本和下游需求交替占據主導地位支撐鋼價高位運行,鋼鐵下游成本及資金壓力不斷累積,鋼廠利潤雖保持良好,卻以吞噬下游盈利空間為代價,嚴重削弱了下游耗鋼產業競爭力,對全產業鏈的安全穩定運行弊大于利。
本次進出口稅收政策調整,將有效緩解國內鋼材供需矛盾,鋼材市場價格也將隨著供需平衡回歸合理區間。
三、支撐國內鋼鐵減量運行,推動全球鋼鐵向好發展
2020年,我國進口鋼材2023萬噸,同比增長64.4%,出口鋼材5367萬噸,同比下降16.8%,進口鋼坯1833萬噸同比增長500%,進口鐵合金663萬噸,同比增長30%;今年1-3月份,我國進口鋼材372萬噸,同比增長17%,出口1768.2萬噸,同比增長23.8%,進口鋼坯約235萬噸,同比增長34%,進口鐵合金約186萬噸,同比增長18%。經過本次稅收政策調整,預計全年進口鋼鐵產品將大幅增長并超過去年同期,出口將進一步下降,或將以階段性鋼鐵凈進口方式支撐國內鋼鐵減量運行和綠色低碳發展。
2020年,除中國外,粗鋼產量增長前三名的國家俄羅斯、伊朗和越南,產量增量分別為183萬噸、342萬噸和203萬噸,向中國出口鋼坯及半成品分別別316萬噸、147萬噸和302萬噸,占其粗鋼產量增量比例分別為173%、43%和149%。此外,中國鋼鐵市場還支撐了全球50%以上的鋼材消費、70%以上的鐵礦石消費、近90%的鉻礦消費、70%以上的錳礦消費,80%以上的鎳礦消費,近40%的鐵合金消費。
可見,中國鋼鐵穩定復蘇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在推動全球鋼鐵鋼鐵產業向前發展,向世界充分分享了中國成功抗疫帶來的市場繁榮。
四、短期鋼鐵產品出口受阻,長遠國際競爭深度受益
2020年我國出口鋼材中,5111萬噸享受13%的出口退稅率政策,約占出口總量的95%;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后,僅剩下25%的產品繼續享受出口退稅;2021年1-3月份,出口鋼材保留出口退稅的鋼材品種出口429萬噸,占總出口量的24.3%。
短期來看,中國大面積取消鋼鐵產品出口退稅,將導致一般鋼材產品出口成本競爭力下降,相當一部分鋼鐵產品不得不由出口轉向國內市場,影響鋼材市場價格和利潤水平。同時,國外鋼鐵市場將因中國出口降低而提高產量,對鐵礦石需求和價格形成支撐,進一步擠壓鋼廠利潤空間。
長期來看,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必然帶動鋼材消費需求穩定增長,預計2021年國內鋼材消費將增長3-5%。而在全國壓縮粗鋼產量疊加環保限產影響下,階段性需求大于供應的現象將保持一段時間。同時,全球經濟也隨著疫苗接種率提升逐步向好,帶動全球鋼材需求持續提升,原料端將持續分流部分鐵礦石供應,導致價格上漲;消費端也將強力支撐鋼材需求并帶動鋼材價格上漲。當前,歐美鋼材市場價格已經遠遠高于國內,以鍍鋅板為例,美國市場噸鋼價格比中國市場高近5000元,北歐市場比中國市場高2200元左右,即使是螺紋鋼,美國市場也比中國市場高1000多元。
因此,在可觀的國際市場需求和價差背景下,取消一般鋼材出口退稅,或將進一加劇國際市場供需矛盾,引發新一輪鋼材價格上漲,引領國際鋼鐵市場競爭進入新格局,即國際市場因供需短期價格上漲→國內外價差進一步拉大→國內鋼鐵價格止跌上漲→非退稅鋼材出口增長的良性循環階段。長遠看,出口退稅調整不僅對中國鋼鐵產品出口影響有限,相反會顯著提升中國鋼材市場話語權,促進鋼鐵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在長期的國際競爭中真正受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