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公司即將進入報稅季,企業提交稅表期你知道嗎?
2022-03-24
130
香港公司在收到稅局下發的稅表之后就需要根據相關規定,編制財務報表,并委托香港持牌會計師對公司年度財務進行審計并出具審計意見。
香港公司的報稅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4-6月,為了避免忙中出錯,建議各家香港公司提前準備做賬報稅工作,包括了解做賬報稅的詳細流程、準備好做賬需要的各類材料,以不變應萬變,做到忙而不亂。香港公司報稅有哪些規定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稅表發出的時間
01 新登記的業務首份利得稅報稅表通常會于新業務開業或成立為法團當日起約18個月后發出。
02 持續經營的業務(每年大批發出報稅表)利得稅報稅表于每年4月份第1個工作日發出。
03 無須每年提交報稅表的業務對于尚未開業、或已停業及尚未重新營業的行業、專業或業務,又或所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未有賺取應評稅利潤,稅務局則不會要求納稅人每年提交利得稅報稅表。若稅務局在覆查該等納稅人的潛在稅項責任時,會向其發出利得稅報稅表,納稅人則仍須遵照規定填交報稅表。
香港公司做賬報稅的時間
新建立的香港公司初次報稅時間為:自成立日的18個月內,會第一次收到稅局發出的稅表,接到稅表后務必在三個月內完成做賬審計和納稅申報事宜。
非新建立的香港公司每年的稅表發出時間:每年的4月1號,收到利得稅稅表后,一個月內需完成納稅申報工作。
但正常運營的企業不必等收到稅表后才處理稅審事宜,正確的做法是:根據企業自身的財務年結日,按時準備財務資料遞交事務所進行做賬審計和稅務申報。
香港公司納稅申報與交稅是分開的,納稅申報必須要報但是不一定也要交稅,審計工作后處于負利潤的公司則不必交稅,同時凈虧損可抵扣下一個年度利潤收益。
特別注意:若香港公司在納稅申報期限內未收到香港稅務局發過來的利得稅表,并不代表香港公司無需記賬報稅。
在此情形下,香港公司需要在納稅申報期內,主動完成納稅申報工作,若逾期納稅申報或不報稅,香港公司將遭遇著較大的處罰,輕則處罰金,重則公司股東董事長被列入黑名單,被鎖定銀行賬號,或銀行賬戶資產被繳入港府府庫,被香港法院提起訴訟或判刑。
審計十分重要 不可做“零申報”
香港公司審計報告作為合法經營證明文件之一,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對香港公司進行合理的做賬報稅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事項。
香港公司條例及稅務條例規定,香港有限公司無論是否有利潤,每年都必須做賬(亦稱簿記)與審計(亦稱核數師報告),向股東、董事及稅務局申報公司的財務狀況。
如果公司不做核數報告,一旦被稅務局調查,且該公司沒辦法交代公司的財富來源,很可能被稅務局懷疑企業在做"洗黑錢"的非法行為,或將面對高額罰款,甚至刑罰,而銀行賬戶也可能被關閉。
香港公司的報稅是實報稅制度,所有的香港公司都需要進行稅收申報,無論是有運營還是無運營。
重點:并無任何法律允許香港公司可以不做賬,甚至“零申報”稅收或不申報稅收。不做賬、不合規申報,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51條及香港公司條例第373/377/379條都是違法的。
每家香港公司都必須做賬、審計、報稅,然后由稅務局核實是否繳稅及繳稅金額。無營運、無收入、無利潤,都不是不申報的理由。
香港公司“零申報”的后果很嚴重:- 會被香港政府各網站列入“黑名單”,更甚者可能會被香港稅務局向法院提起檢控。
- CRS高壓下,會被渣打、匯豐、摩根大通等這些國際大行關閉離岸賬戶。
香港公司審計報告可以說是香港公司的“說明書”,不止用來稅務局報稅,更關系到香港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比如參與重大項目的投標、前往內地進行投資、融資、香港本地銀行開戶等。
做賬報稅是一項嚴謹而繁復的工作,選擇一家有專業資格的服務機構辦理,香港公司在永續經營的過程中才有穩定可靠的權益保障!
以上內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月盛科技不保證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如有侵權請聯系400-716-8870。